觸mii

臺北畫刊

  • 台北庶民美食中的汕頭

    觸食旅

    幾十年前去了一趟上海,當時所謂的「十里洋場」已漸甦醒,台商出入頻繁,因應新的經濟型態,美食餐廳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那時曾去一家火鍋店,店內的各式醬料裡,其中一味「沙茶」還特別註明「台灣人專用」。咦?在台灣吃火鍋就是要蘸沙茶,這奇怪嗎?

  • 居家烘焙坊開張

    觸潮流

    用雙手揉整麵團,以觸覺感受它們的變化,接著等待麵團發酵膨脹、送入烤箱,一步步完成心目中理想的膨軟模樣。製作麵包的過程比想像中療癒,更別提出爐之後的香氣,不僅誘人垂涎,更讓空間盈滿幸福芬芳。透過「哆夶食間」烘焙研發授課教師吳育娟分享的簡單麵包製作技巧,讓讀者在家也能大顯身手,烘焙出不亞於專業麵包師傅的好滋味。

  • 未來新日常 來自紐約的城市防疫觀察

    觸潮流

    新冠肺炎疫情不只挑戰全球公衛體系,更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天翻地覆的改變。究竟人們該如何面對疫情,讓百工百業盡可能恢復往昔?每一位台北人又要如何建立疫情下的生活新常態?透過旅居紐約作家李濠仲的視角,分享他的城市觀察與防疫經驗談。

  • 後疫情時代新常態安全旅遊

    觸食旅

    在台北市觀光傳播局的推動下,台北市率東北亞及全國之先加入世界觀光旅遊委員會的「安全旅遊戳記計畫」,協助疫情之下的台北市會議展覽產業獲得該戳記,提升國內外旅客對台北市安全旅遊的信任度。

  • 疫中料理計畫

    觸食旅

    居家防疫,烹調美食也發展出新的學問,例如如何保存大量食材?如何挖掘冷凍宅配好物,為日常料理增添變化?而還沒用完的食材,利用小巧思重新組合,也能成就一桌澎湃。透過生活美學達人盧怡安的介紹與分享,讓讀者能夠善用手邊食材,在防疫期間以美食撫慰無法外出的躁動。

  • 隱藏在台北飲食中的福州菜

    觸食旅

    著名的台南炒鱔魚,有人說是從姓廖的兄弟開始的,廖家因為見過福州師處理,便試著炒鱔魚,從此一炮而紅;我有一回請教在台北開了分店的「阿輝炒鱔魚」的老闆,他說他們家也是跟福州師學的。

  • 素食、蔬食和植物性蛋白

    觸食旅

    有則冷笑話,有個人去吃了菜粽後,便和店家爭論,既是菜粽,為何粽子裡沒包菜?這對許多台語不「輾轉」(liàn-tńg)的年輕人來說,並不知所謂菜粽即是素粽的意思,古早人一大早不愛吃太油膩,那麼素粽便是最好的選擇之一,配上一碗味噌湯,一杯決明子茶,也算人生的小確幸,台北連鎖店「王記府城肉粽」就把台南的花生菜粽帶來北部,菜粽上撒滿花生粉和香菜,食來為之神清氣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