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食時機對健康的影響,近來成為關注焦點。( 示意圖/ Shutterstock )
進食時機對健康的影響,近來成為關注焦點。( 示意圖/ Shutterstock )

「何時進食」對健康的影響,近來成為關注焦點,日本專長時間營養的早稻田大學教授柴田重信表示,早餐在睡醒後立即吃是最理想的,否則最晚要在睡醒後2小時內吃完;午餐則在早餐後5小時後;晚餐最好在吃完早餐後的10小時,最晚不要超過12小時。若是上夜班,就把晚上當白天,也是一醒來就進食。

根據《NHK》報導,柴田重信指出,人體細胞具有恆定的生理時鐘,身體每個內臟都有其活動與休息時間,當生理時鐘出現偏差、紊亂,可能導致肥胖及其相關疾病,如心臟病、腦出血、衰老與憂鬱症,但人可透過「適當時間攝取食物」來調整時差。

柴田重信表示,早餐、午餐、晚餐的最佳進食時間分別為:

早餐最佳時間:睡醒後馬上吃,最遲也要在起床後2小時內,例如早上7點起床,最好在9點前就吃完早餐。

午餐最佳時間:在吃完早餐後5小時,例如早上8點吃完早餐,最好在下午1點吃完午餐,因為參與消化與吸收的器官在白天最活躍,因此這時候進食可有效獲取能量,內臟的負擔也較小。

晚餐最佳時間:最好在吃完早餐後10小時、最晚為12小時,如果早上8點吃早餐,晚餐要在晚上6點吃,最晚至少在要晚上8點前。因為隨著夜色漸暗,五臟六腑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太晚吃會造成沉重負擔。此外,深夜進食也會降低隔天早上食慾。

至於因為因工作而日夜顛倒者,柴田重信表示,可以透過一些技巧讓生理時鐘適應自身的生活方式,例如上夜班者,就把晚上當作白天,一醒來就進食。此外,將房間的燈更換為更接近陽光的白光,於醒來時打開,生物時鐘會將這時間識別為一天活動的開始。

(本文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