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狗》導演張智瑋是台韓混血。(陳俊吉攝)
《醬狗》導演張智瑋是台韓混血。(陳俊吉攝)
《醬狗》導演張智瑋分享韓國華人在現實生活中面臨的困境。(陳俊吉攝)
《醬狗》導演張智瑋分享韓國華人在現實生活中面臨的困境。(陳俊吉攝)

台韓合拍電影《醬狗》選用歧視韓國華僑的字眼作為片名,講述韓華混血屁孩在成長地韓國受盡欺壓的「失語危機」,該片以舊版的「中華民國無戶籍護照」作為出發點,道出主角的身份認同混淆。導演張智瑋11日接受訪問時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遭歧視的經歷。

張智瑋是台韓混血,青少年時期在南非及台灣長大,目前定居於韓國,他說「所以對於在環境中被當成異者的人以及必須重新適應新環境的這種感覺,一直是我很想探討的」。《醬狗》便是他結合了週遭韓國華僑朋友們的親身經歷及自己的觀察而創作出的電影。「如果說我只能留下一部電影的話,我希望《醬狗》會是最能夠代表我的一部作品。很感謝電影公司的協助讓我被看見」。

他提到自己每次跟韓國朋友一起看運動賽事都會很尷尬,台灣隊得分時都只敢默默拍手,2010年亞運會跆拳道爭議事件,楊淑君因電子襪事件被韓國裁判認為失格,引起台韓對立,當時有擔任節目固定嘉賓的張智瑋,因此遭受死亡威脅,網友紛紛灌爆該節目留言版,直說知道他住哪、何時錄影,要他小心一點,狂叫他退出節目,怒喊「死醬狗滾回你的國家」。電視台便通知他暫時別上節目。

當時返韓情緒高漲,人在台灣的媽媽出門也不敢說自己是韓國人,搭計程車時,司機聽到她的口音後問是哪裡人,最後媽媽不得不承認「我是你們現在最討厭的韓國人」,沒想到司機卻說沒關係,還不忘提醒「你以後還是先說你是日本人好了」,讓他覺得台灣人相當暖心,「同個事件在台韓2地卻發生不同的故事」。

(本文由 中國時報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