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連日豪雨造成中南部農損超過5億元,農民希望應補貼實際成本損失,而非統一的補助標準,否則依舊血本無歸。(雲林縣政府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日前連日豪雨造成中南部農損超過5億元,農民希望應補貼實際成本損失,而非統一的補助標準,否則依舊血本無歸。(雲林縣政府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受西南氣流影響,8月上旬豪雨已造成中南部已超過5億的農損,受害面積高達8千多公頃,農委會雖已透過天然災害現金救助,搭配災損認定從簡來協助農民恢復生產,但現金救助金額卻是統一標準,有農民指出,現金救助要考量各個農民的生產成本,應補貼實際的成本損失,而非統一的補助標準,否則依舊血本無歸,政府在補貼政策上仍須檢討。

豪雨成災 全台農損逾5億

根據農委會統計,8月上旬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估計損失已超過5.5億新台幣,受害面積逾8千公頃,其中嘉義縣更是其中「重災戶」,農作物損失超過4200萬,畜產損失320萬,漁業損失逾8000萬,總計損失逾1.3億,受損農作以洋香瓜、食用玉米、落花生等為多,地方人士表示,就怕農地淹水還沒抽完,下波大雨接著來。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日前數次南下視災,由於受災面積廣大,農地淹水相當嚴重,強調災損認定從簡,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將在最短時間內核撥。近來傳出有農民以空地、採收完畢的農田申請救助,農委會強調,農民申請救助應達損失率20%以上才可領取現金救助,如有虛報除不予救助外,於下次發生災害時亦不予救助。

虛報不補 下次災害也沒份

嘉義青農聯誼會前會長陳育旗表示,各家的生產成本存在差異性,但農委會現金救助金額卻是統一標準,「人人有獎」只會凸顯不公平性;以洋香瓜苗一棵7元來算,一分地種2000顆,光苗錢就1.4萬了,洋香瓜每公頃補貼7.5萬,1公頃約10分地,光最前端的生產成本就超過10萬,實質損失遠大於補貼金額。

陳育旗指出,救助就要做到補貼原本的生產成本,苗種了多少就補苗錢的實際金額,育苗場的出苗量和賣出的種子量都要仔細盤點,這樣對土地與種植面積才能掌握,補助的發放與之後的行銷也能快速規畫。

協助復耕 非補助全額成本

農委會則表示,天然災害現金救助的目的是補助生產成本的20%,並藉此協助農民復耕,並非補助全額的生產成本,本次也透過歷史圖資或科學數據簡化災損認定流程,好讓災損救助金能在最短的時間核撥給受災對象,後續也將提供復耕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的指導。

(本文由 中國時報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