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洞房」的由來眾說紛紜,其中比較有名的是出自先祖黃帝立下的規定。(示意圖/達志影像)
古代「洞房」的由來眾說紛紜,其中比較有名的是出自先祖黃帝立下的規定。(示意圖/達志影像)

經常看古裝劇的人肯定對於古人拜堂後,眾人在一旁高喊「送入洞房」的場景不陌生,坊間也有「洞房花燭夜」的說法,不過外界不免好奇「洞房」究竟代表什麼含意,事實上背後原因讓人臉紅心跳。

根據《搜狐網》報導,關於「洞房」的由來眾說紛紜,其中較有名的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黃帝在打敗蚩尤之後平息了戰爭,人類的野蠻時代結束,此時部落在首領的帶領下逐步建立。由於人類需要繁衍生息,部落勢必會更加擴大,然而在落後的古代,人們沒有婚姻觀念,男女關係複雜,經常發生搶婚事件,不僅是男搶女,女搶男的情況也時有所聞。

剛平息戰爭的黃帝擔心搶婚情況不利於部落與部落之間的團結,甚至因為產生矛盾又爆發戰爭,於是想到了一招避免搶婚,那就是男女婚配時,將新人送進專門準備好的洞穴中,並在洞穴外用石頭築起圍牆,只留下僅能通過一人的出路口,如此一來就能防止他人闖入搶婚。

此後男女婚配時,部落除了要替他們舉辦儀式慶祝,宣告兩人成為夫妻,待禮成後還要將新人送進洞穴中單獨相處30天才能放出來,為的就是希望兩人能透過長時間的朝夕相處讓感情升溫,同時也能降低搶婚事件。久而久之,隨著社會進步,雖然居住場所從洞穴變成了房屋,不過「送入洞房」依然是新婚之夜的代名詞。

(本文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