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還未發明肥皂前,古人使用泥巴、淘米水清潔身體,清朝時慈禧太后最喜歡用《玉容散》洗臉,而其成分竟是由鳥屎組成。(示意圖/達志影像)
古代還未發明肥皂前,古人使用泥巴、淘米水清潔身體,清朝時慈禧太后最喜歡用《玉容散》洗臉,而其成分竟是由鳥屎組成。(示意圖/達志影像)

現代人很注重個人衛生,洗漱用品非常多樣,不過肥皂直到清朝才發明,古人在沒有肥皂的年代,究竟用什麼東西清潔?其實每個時代的洗潔用品都不同,以遠古時代來說,當時的人靠泥土清潔,之後演變成使用淘米水,在清朝還出現各式各樣的宮廷秘方,其中慈禧太后的洗面乳成分竟是由鳥屎組成。

在沒有肥皂的古代,當時的人要如何清潔身體呢?(影片來源/YouTube/看鑑)

根據《梨視頻》報導,在原始時代,身體若是髒了,當時的人會使用泥土清潔,因為泥土屬於鹼性,可以與油發生皂化反應,到了先秦時期,淘米水成為重要洗漱用品,《禮記.內則》記載,「五日,則燂湯請浴,三日具沐,其間面垢,燂潘請靧;足垢,燂湯請洗」,其中就提到當父母的臉髒時,晚輩應用淘米水幫忙清洗。

當時人還認為,使用淘米水泡澡不僅能幫助清潔,還有藥浴的作用,使皮膚變得光滑,到了秦漢時期,人們開始用植物「皂角」洗漱,清潔效果比淘米水更好,而且有治風濕與皮癬的效果,但當時皂角屬於稀有物,價格昂貴,因此多數人依舊使用草木灰或淘米水清洗身體,而從原古時期到隋朝,當時的人還沒有刷牙的習慣。

從唐朝開始,民眾逐漸注重口腔衛生,在醫學家王燾所寫的醫學巨著《外台秘要》提及,當時的人會把楊柳枝泡入水中,將一頭咬軟,用纖維沾青鹽刷牙,另外,在宋朝《醫說》也記載,人們很注重牙齒清潔,不僅會用酒漱口,當時還發明牙膏,配方是柳條加薑汁,柳條含預防牙齦出血及齲齒的成分,明清時期才出現香皂,《本草綱目》記載肥皂的製作方法,在《金瓶梅》、《紅樓夢》也都提過香皂。

除此之外,清朝宮廷還出現清潔秘方,慈禧太后最喜歡用《玉容散》清潔臉部,成分為白丁香、鷹條白及鴿條白,也就是麻雀、雄鷹與鴿子的糞便,具有消除暗沉、防皺的效果,但是否真的如此有效?大陸皮膚科醫師劉依森提到,鳥屎主要成分為尿素,現代不少保濕產品內也含有尿素,確實能增加皮膚含水量,不過直接使用鳥類糞便保養,恐怕會提高病毒傳播風險,現代人千萬不要相信古時的偏方。

(本文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