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委高嘉瑜爆出家暴事件。(圖/中時資料照)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爆出家暴事件。(圖/中時資料照)

近日「港湖女神」民進黨立委高嘉瑜爆出遭到家暴,事件發生後還神隱多日,因周刊與友人爆料整起事件才曝光,過往有許多家暴案件都有類似情形,受暴的一方因為各種原因選擇隱忍、不離開,甚至有些還覺得遭受暴力的自己也有錯,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心理諮商師許皓宜在《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一書中,有一章節曾提到遇上鄰居疑似家暴的案例,內文表示在實務上,多數受暴者都無法狠下心來離開受暴者,背後原因多數來自於他們想像自己有能力扭轉現狀,或是心軟於施暴者在事後的懺悔。選擇隱忍,一而再、再而三地原諒對方的後果,就是進入受暴循環。

現今針對家暴事件,大多會將事件發生分為「平靜期」、「壓力期」、「爆發期」與「甜蜜期」,其中在甜蜜期時,施暴者會對受暴者極好,道歉態度極佳,不僅下跪道歉,可能還會積極獻殷勤,彷彿回到正在追求對方時的甜蜜時光,讓受暴者心軟地原諒。但這通常只是假象,讓人誤以為施暴者已經改過自新,這時大多需要外力介入,讓受暴者知道自己不該無端遭受暴力對待,甚至是尋求法律協助。

勇敢向施暴者說「不」,是脫離陰影的第一步。(示意圖/shutterstock)
勇敢向施暴者說「不」,是脫離陰影的第一步。(示意圖/shutterstock)

在洛杉磯執業的心理醫師趙家玉博士過去曾在訪問中表示,受暴者要能脫離家暴陰影,首先得先知道「自己不該受虐」才能踏出離開的第一步。然而,很多受暴者即使身體離開施暴者,還是可能陷入長期憂鬱症或焦慮症,或是缺乏自信,因此總是覺得自己做錯什麼,導致心理依然沒有脫離。此時求助外援相當重要,除了求助心理醫師外,最重要的是「不讓自己被孤立」,借助宗教信仰、朋友,或是加入興趣相同的社團,都是幫助受暴者走出陰影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