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附醫胸腔科醫師郭漢彬。(圖/遠見提供)
北醫附醫胸腔科醫師郭漢彬。(圖/遠見提供)

全台至今有超過萬名的新冠確診者成功解除隔離、康復回歸社會。然而,他們不只要提防被「後新冠併發症」纏上,可能還得面對心理壓力和旁人的異樣眼光。防疫需要全島齊心,一同友善接納這些「新冠解隔者」!

根據指揮中心最新數據顯示,5月中旬「華航諾富特」事件以來,全台總計1.4萬位確診個案,已有超過85%、破萬名的確診者,成功通過PCR雙採陰檢測、解除隔離。

隨著多數確診者陸續解隔、出院,全台醫療院所的收治量能獲得紓解,有望逐步恢復原有的醫療服務,對社會大眾來說,無疑是好消息。但很多人忽略了,其實對上萬名「新冠解隔者」來說,「解隔」只是康復的第一步,之後的路,還甚為漫長。

無奈,指揮中心至今仍對於協助這群「新冠解隔者」如何應對「後新冠併發症」,缺乏一套相應指引,讓這群「解隔者」距離真正康復,又更遠一步。

●康復後,養成「自我監測」的好習慣

提起「後新冠併發症」的嚴重性,北醫附醫胸腔科醫師郭漢彬直言,從臨床數據分析,台灣所有「新冠病逝者」,約有兩成是死於併發症。

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馮博皓則指出,部分入住ICU病房超過30天的新冠病患,病毒量其實已經很低;病患遲遲無法下床的原因,是來自發病前期,病毒對其他器官的侵害。

「盡早引入生理數據的監測儀器是關鍵,」郭漢彬指出,許多併發症在惡化前,都有相應觀察指標;只要讓病患養成定時量測的習慣,醫療端就能夠及時介入治療。

他解釋,在臨床上,大部分「後新冠併發症」,多是肺功能降低,導致病患產生呼吸困難、胸痛、咳嗽等問題。透過追蹤這三項,便能有效監測解隔者的肺功能是否維持良好水平。

馮博皓則提供一個最簡單的肺功能測試法,就是觀察自我上下病床與蹲站動作,是否有感到呼吸不順暢。

陳崇裕補充,在有人陪伴的前提下,「解隔者」可以透過持續「快走6分鐘」,來進一步評估自己的生理數值,在恢復良好的情況下,「血氧量」若皆高於90%,表示肺功能狀態恢復良好。

●用「3P原則」找回生活方向感

除了生理數據的持續追蹤,心理調適,也是「新冠解隔者」的一大難關。

曾感染新冠病毒的歌手陳零九,日前在臉書上分享,雖然已經出院一個多月,但因處在自責、壓力等負面情緒下,導致出現恐慌症,至今仍常會在半夜驚醒。

他更自述,由於不曉得何時、何地恐慌症會向他襲來,出院至今,僅能維持發病前一至兩成的工作量或社交活動。

對此,郭漢彬呼籲指揮中心,應盡速展開制定相應指引,讓這超過一萬名「新冠解隔者」能在康復的路上,有所依循。

相較之下,歐美各國早已陸續制定相應計畫。以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為例,去年11月便定下《新冠病患康復指引》。

台大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古世基則指出,許多新冠康復者回到社區後,挑戰才真正開始。他分享,曾有一對康復出院的老夫妻,回家後被鄰居刻意疏離、嫌棄,甚至被拒絕往來。

「最後傷他們最深的,不是新冠病毒,反倒是鄰居親友的漠然,」古世基呼籲,社區鄰里應撕下對確診者的標籤,用關心取代苛責;地方政府更應盡快統合社區資源,協助康復病患回返常規生活。

最近雲林分院也在臨床上引入「心情溫度計」問卷,定期追蹤康復病人的心情變化。

不過,陳崇裕感慨,當前衛福部對於新冠病患的心理健康並不重視,長此以往,恐對新冠患者留下更長遠的後遺症。

陳崇裕提醒,許多「後新冠併發症」無法在短期痊癒。這場漫長的康復之路,除了「新冠解隔者」自行努力之外,更需要全體社會的包容與關心。

本文作者:王昱翔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8月號422期》)

《遠見雜誌8月號422期》
《遠見雜誌8月號422期》

(本文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