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潔如建築師參與西安市都更親自手繪畫圖。(圖/西安甯居建築設計事務所提供)
黃潔如建築師參與西安市都更親自手繪畫圖。(圖/西安甯居建築設計事務所提供)

來自台灣桃園的黃潔如,畢業於台科大建築系,曾任職在台北一家建築師事務所,2014因參與了西安東郊60年代留下來紡織城舊城區都更案,案子規模之大讓她感到非常興奮,該區充斥著蘇聯老式建築與廠房,加上西安這座擁有著十三朝皇帝建都、3100多年的建城史,並稱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歷史名城。都令當時甫到西安的她醉心不已。

來到西安之後,除了原本的都更案之外,黃潔如陸續有機會參與西安半坡文化遺址博物館、秦始皇陵博物館等世界級博物館國際設計競圖,這種對建築設計、室內設計規劃師來說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運,再加上黃潔如在這段時間認識了她先生以及到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攻讀碩士,於是就決定留在西安常駐。因為台灣人身分,一些在西安的台商業主也聞風委託黃潔如來服務,西安城牆下碑林博物館旁的一家新式茶館也是位長年在西安創業的台商,今年初便委託黃潔如重新裝潢門店設計,希望能將西安城牆的特色融入到門店品牌精神:一城一店,一店一景。而西安的城牆文化便是黃潔如想運用的設計語言。

疫情影響調適心態 反思沉澱再出發

2020年的Covid-19疫情著實打亂了黃潔如所有客戶委託的案子,已經接手的委託案推進變緩,但這也讓黃潔如開始深入思考設計探究,人們對美好的嚮往到底是什麼?以往,遇到新鮮且具有挑戰的專案,黃潔如慣於到國外通過考察來尋找答案和靈感。在近兩年的疫情局勢下及中國大陸地區優秀的大型專案層出不窮,黃潔如開始把眼光放回中國大陸。也因為工作原因,常年來兩岸來回奔波,反而忽視了存在身邊的簡單美好。黃潔如說作為規劃師、建築師、室內設計師,更需要細膩的觀察、反應,試驗、評估、回應;並且創新,以支持不斷更迭變化的生活環境。

黃潔如建築設計代表作品之一:以陝北獨特黃土溝壑地景為靈感的書店設計。(圖/黃潔如建築師提供)
黃潔如建築設計代表作品之一:以陝北獨特黃土溝壑地景為靈感的書店設計。(圖/黃潔如建築師提供)

順應自然 師法前輩 讓設計與環境人結合而一

順應自然,其實是設計最簡單也最需要被重視的,包括充足的採光、自然通風等被動式手法。隨著疫情的常態化,空間在滿足人們基本需求之外,更多元需求的活動場域和行為,被濃縮到居家數十坪的空間之內。疫情增加了設計師跨國參與專案的難度。疫情的發生,提醒著環境隨時有變動的可能,考驗設計師身處時勢如何吸納新知、或重新定位自身或用專業予以詮釋。設計師得勇於“破圈”,來順應瞬息萬變的市場。以上是黃潔如總結這兩年疫情發生之後的心得,如同她最欣賞的台灣兩位知名建築師黃聲遠與姜樂靜,建築師黃聲遠深入田野將宜蘭家鄉的環境、空間融入到他的建築語言裡,讓設計與環境、人結合而一。而建築師姜樂靜則以女性的溫柔特質,在921大地震後,重建破損的學校、托兒所及幼兒園,充分體現人在環境下共存的關懷。未來,西安也會在黃潔如的堅持下,呈現更多代表西安歷史文化與中華文化。

獨自一人遠赴西安創業的黃潔如,對建築設計有著充沛的熱情。(圖/黃潔如建築師提供)
獨自一人遠赴西安創業的黃潔如,對建築設計有著充沛的熱情。(圖/黃潔如建築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