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報復維爾紐斯允許以台灣為名設立代表處,北京於2021年秋季宣布中歐班列停駛立陶宛站,隨後停發食品出口許可,再繼之降低立陶宛企業的信用額度,最後再將該國資訊自海關系統中移出,導致立陶宛無法報關。(圖/中新社)
為報復維爾紐斯允許以台灣為名設立代表處,北京於2021年秋季宣布中歐班列停駛立陶宛站,隨後停發食品出口許可,再繼之降低立陶宛企業的信用額度,最後再將該國資訊自海關系統中移出,導致立陶宛無法報關。(圖/中新社)

立陶宛經濟創新部長阿爾莫奈特(Aušrinė Armonaitė)18日證實,面對北京不斷的加強對維爾紐斯的貿易報復,立陶宛最憂心的當屬外國投資者因為中國大陸施加壓力,而改變計畫並取消對立陶宛的投資。

阿爾莫奈特表示,「我們還沒有收到企業打算改變投資計畫的進一步消息;但每個人都在擔心,都希望情勢能夠緩和並獲得解決,而這也是我們期盼的。最近的情勢發展,無法為立陶宛的投資環境增加吸引力」。

阿爾莫奈特指的是自2021年秋季,允許台北以台灣名義在維爾紐斯開設辦事處後,此後中國大陸對立陶宛實施的非官方制裁。2021年12月,包括德國汽車零件巨擘馬牌等企業,都遭到北京施壓,要求停止使用立陶宛生產的零件。

話鋒一轉,她補充說明,「但我們希望這成為促成立陶宛進一步決策的動力;比如,如何吸引人才來此,以及其他刺激商業環境的決策」。

儘管阿爾莫奈特樂觀看待大陸帶來的挑戰;但立陶宛投資局席維里斯(Elijus Čivilis)卻表示,目前約40%的立陶宛企業因北京制裁而陷入困境。他坦言,外國投資者喜歡政治更穩定的國家,而這意味著立陶宛相較於林國會損失部分競爭優勢。

為報復維爾紐斯允許以台灣為名設立代表處,北京於2021年秋季宣布中歐班列停駛立陶宛站,隨後停發食品出口許可,再繼之降低立陶宛企業的信用額度,最後再將該國資訊自海關系統中移出,導致立陶宛無法報關。

(本文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