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侵台發展難預測,醫師認為若執意要與病毒共存,醫護恐會先倒下。圖為民眾接受採檢的畫面。(范揚光攝)
Omicron侵台發展難預測,醫師認為若執意要與病毒共存,醫護恐會先倒下。圖為民眾接受採檢的畫面。(范揚光攝)

台灣本土疫情持續蔓延,桃園西堤餐廳案今增3學生與3顧客確診,引人擔憂。對此,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表示,Omicron會如何演變實在難以預測,雖然感染Omicron重症機率低,但高傳播力恐致確診數暴增,讓醫院量能超載,使得重症死亡率提升,因此台灣還不能放棄打疫苗與戴口罩,若想與病毒共存,最先倒下的將會是血汗醫護。

潘建志今在臉書發文說,美國南加州一篇預印論文中提到,Omicron傳染力更強,導致確診數暴增、住院人數也增加,但好消息是染Omicron的人住院比例較低,且住院天數也較短,死亡率也比Delta低許多,多數感染Omicron的人都可以活著走出醫院。

潘建志指出,比起Delta病毒,感染Omicron的住院率少50%,進ICU比率少90%。不過,如果確診的分母數字大太多,以絕對數量而言,還是會有更多人變成重症。

潘建志表示,Omicron主要是感染上呼吸道,而打過疫苗的人,身體裡面產生了各種抗體,使得細胞可以抵抗病毒,但呼吸道黏膜中的抗體量較少,因此病毒飄上去,可以就會入侵細胞、大量繁殖,以氣溶膠的方式,靠著呼吸散播出去,但因為沒有進到氣管深處,所以對呼吸功能影響較小,肺部發炎的狀況也較少。

潘建志也說,這篇論文最重要的細節是,根據研究團隊統計,感染Delta的病患沒打疫苗的比例是49.7%,但Omicron卻只有26.6%,這代表感染Omicron後突破性感染的機率更高,也更容易出現免疫逃脫的狀況,但因打過疫苗者感染後症狀較輕微,因此也造成感染Omicron的人症狀較不嚴重,但大家不可「反因為果」,認為染Omicron症狀較輕微,就不去打疫苗。

潘建志坦言,這份研究是在美國最富有的加州進行,統計對象多有醫療保險、受較好的醫療照顧。雖然Omicron的症狀較輕微,但如果造成住院人數大增,進而使醫療過載崩潰,那麼重症與死亡的比率就不會這麼低了。

潘建志指出,Omicron剛出現時,耶魯大學岩崎明子教授(Akiko Iwasaki)就表示,得過Omicron,後續對身體的長期影響還不清楚,且各國的情況都不同。台灣長時間清零,不管是Alpha或是Delta都沒有其他國家那樣大流行,因此曾經感染而自然免疫的個案數較他國都還要少,因此Omicron進來會如何演變,實在難以預測。

潘建志認為現在都還不能放棄打疫苗和口罩洗手等防疫措施,因為這些措施能避免醫療過載,減少感染新冠的個案住院,排擠到其它疾病的住院和開刀。整個社會若放棄抵抗,喊說要和病毒共存,先倒下的將是血汗醫護。

(本文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