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國民奶奶譚艾珍:想開、放下、安心自在,是老後人生的快樂密碼。(圖/康健雜誌提供 陳德信攝)
68歲國民奶奶譚艾珍:想開、放下、安心自在,是老後人生的快樂密碼。(圖/康健雜誌提供 陳德信攝)

68歲的譚艾珍一點都不忌諱,自己已經領了敬老卡,更鼓勵和她一樣邁入樂齡的人,人生下半場要放開心胸、接受變化,並放下對子女的牽掛,才能活出屬於自己的快樂,「到了65歲,人生剩下的時間,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因為這時候的人生,再也不用配合任何人的步伐。

邁入老年,如何能平心靜氣讓自己好好變老,並持續擁有充實精彩的人生?譚愛珍19日以「樂活銀髮-想開放下、安心自在」為題,擔任《康健》2021高齡國際趨勢論壇-「精準健康,活躍長壽」閉幕演講講者。她一身粉紅、蹦蹦跳跳地走上演講台,一出場,便自帶光芒,向四周放送快樂。

「我30多歲就演奶奶了,」68歲的譚艾珍回想自己的演藝人生,演得幾乎都是人家的媽媽和奶奶。從老一輩的王道、艾偉、傅雷、到新一代的宥勝、謝坤達、胡宇威、賀軍翔、阮經天,都是她的子子孫孫。

多數藝人忌諱扮「老」,演媽媽或奶奶無法美美上場,譚艾珍卻從中轉化心態,找到讓自己持續開心的動力。在真實生活,她也以相同的態度,坦然面對逐漸增長的年紀,並找出老年生活的樂趣。

●邁入退休年齡 善用老年人生的兩張卡

對譚艾珍來說,老年人生有兩張重要的卡片,第一張是敬老卡。

「到了65歲,人生剩下的時間,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譚艾珍說,領到這張卡應該高興,因為人生不需再配合別人的步伐,而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目標和喜好過活。「年輕時要聽父母、老師、老闆的話,結婚後要配合另一半、公婆和子女,這段時間怎麼可能過自己的生活?」對譚艾珍來說,擁有敬老卡,代表人生已經進入另一個階段,也意味著終於可以卸下責任,為自己好好做安排、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演講中,譚艾珍秀出自己的敬老卡,直言這是最有意義的一張卡。(圖片來源 / 康健雜誌提供 陳德信)
在演講中,譚艾珍秀出自己的敬老卡,直言這是最有意義的一張卡。(圖片來源 / 康健雜誌提供 陳德信)

「很多人拿到敬老卡都免不了唉聲嘆氣,戲稱自己拿到『三聲無奈卡』(拿敬老卡搭車出現嗶嗶嗶三聲)。我會換個角度想,是『嗶嗶嗶、金歡喜(台語)。』」

第二張卡,是健保卡。「裡頭註記我要器官捐贈、大體捐贈,我還簽署了病主法(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DNR)。」擔任慈濟志工讓譚艾珍明白,當人又病又老,如果沒預先做好醫療決策的安排,不但會讓子女陷入天人交戰,自己也很難帶著尊嚴走完最後一哩路。

對譚艾珍來說,健保卡儼然是另一種形式的遺囑,讓家人知道她的人生該如何結束。

至於後事,譚艾珍也有所規劃。不同於離世的母親與先生選擇海葬,她決定為自己樹葬,「最後讓身體為社會土地盡一點心,這樣就沒有白來一趟。」

●放下慣性搬離台北,滾動式調整老年人生

譚艾珍改變的第一個慣性,是離開住了60年的台北市。

「我們家住在5樓的公寓,媽媽80幾歲要爬樓梯很吃力。」譚艾珍曾問媽媽,當初為何要買5樓呢?媽媽就頑皮地回答:我怎麼知道我活得這麼久?玩笑話中,透露高齡化的老後人生,充滿著許多不確定性,也讓譚艾珍興起一個念頭:在還走得動時,另覓一處適合老年居住的環境。

10年前,她利用多次南下演出的機會,調查房價、地緣環境與生活機能條件,在台南安平買下喜歡的居所,並在去年正式搬家,從日本返台的女兒歐陽靖生下兒子後,也同住一個屋簷下。

人不怕上了年紀,怕的是沒有能力安排自己的生活。有能力隨自己的步調自在過日子,老後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

●幫助別人的人生,收穫大於付出

譚艾珍的老後人生除了持續演出、含飴弄孫、規律運動,其他都給了志工服務。「當志工不是付出,是收穫。」譚艾珍長年關心流浪動物,也在醫院和學校擔任志工,激勵她持續自我學習。與不同的人連結,聽聞更多的生命故事,讓她懂得惜福感恩,在負面情緒來臨時,能更快轉換,接納自己的脆弱。

譚艾珍在升格當奶奶之後,從與孫子的相處中領悟到:人愈老,愈需要心寬念純,才能永保赤子之心。對於老年人生的態度,她分享中肯的建議:學習放手,讓孩子和自己都能好好過人生,才能自在變老,擁有樂活生命。

(本文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