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保存完好的冰河時期幼獅。(示意圖/達志影像)
圖為保存完好的冰河時期幼獅。(示意圖/達志影像)

2018年科學家在西伯利亞永凍土下7公尺深的隧道中,發現一隻保存完好的冰河時期幼獅,讓科學家振奮的是,牠的身軀保存良好,牙齒、皮毛、甚至鬍鬚都還在。近日相關檢測結果出爐,證實牠是生活在2.8萬年前的母穴獅。

當時這隻外型乾癟的穴獅被發現時,被俄羅斯科學家取名為「斯巴達克」(Spartak),不過近日檢測結果發現,這隻僅出生2個月就被冰封的穴獅是雌性,因此更名為「絲芭塔」(Sparta)。

研究指出,絲芭塔出土時身上沒有傷痕,身軀皮毛保存相當完整,蜷縮的姿勢宛如熟睡一般,推測是因為摔進洞穴受困而亡。對此,斯德哥爾摩古遺傳學中心的演化學教授達倫(Love Dalén)十分震驚,認為絲芭塔的狀態乍看之下像是2天前才剛死亡的樣子,除了皮膚有點皺之外,其餘幾乎沒有受損。

在絲芭塔被發現地點的15公尺處,前一年也曾被發現另一隻出生1、2個月大的幼獅鮑里斯(Boris),但身軀沒有像絲芭塔這麼完整。科學家原以為兩隻穴獅有血緣關係,但最新的檢測結果發現,鮑里斯生活在距今4.3萬年前,比絲芭塔早了整整1.5萬年,且身上同樣沒有被掠食者捕殺的痕跡,應該是摔進地穴後受困或是被土石流掩埋而不幸喪命。

科學家發現兩隻穴獅幼獸的皮毛和非洲獅幼獸相當類似,但絨毛根部較長且厚,有利於禦寒,而且牙齒也比非洲獅更早發育,顯示在寒冷的環境下,穴獅為了快速發育,必須更早開始吃肉。

(本文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