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月中旬將全國升為三級警戒,公費接種對象中在6月9日也新增包括兒少安置及教養機構等「住宿式長照機構」。(報系資料照)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月中旬將全國升為三級警戒,公費接種對象中在6月9日也新增包括兒少安置及教養機構等「住宿式長照機構」。(報系資料照)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月中旬將全國升為三級警戒,公費接種對象中在6月9日也新增包括兒少安置及教養機構等「住宿式長照機構」,但台灣全國兒少安置機構聯盟調查發現,全國包括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東縣及苗栗縣等縣市的兒少安置機構未施打,卻優先施打第六類的75歲以上長者。

安置盟調查指出,在未完成疫苗施的縣市機構有43個、安置兒少數達815人,安置盟理事長吳小萍認為,安置機構與地方政府社會局處溝通,但縣市衛生局施打順序與作業完全不公開,兒少安置機構無法明確得知施打時間。

吳小萍表示,台灣尚未引進18歲以下兒少可施打疫苗,兒少也不在目前的施打順序中,兒少將成為缺乏防護能力的一群,而兒少機構的工作人員需要時刻與兒少群聚,「共吃、共住、共同生活」,是非同住家人卻又不得不的群聚生態,加上兒少機構工作人員每日往返機構與住家,與社區均有接觸,安置機構工作人員有必要盡早施打疫苗以免造成群聚感染。

陳綢兒少家園主任徐瑜說,在禁止群聚、停班停課停止所有接觸活動的三級警戒時刻,兒少機構的工作人員卻是需要時刻與兒少群聚,「共吃、共住、共同生活」,是非同住家人卻又不得不的群聚生態,兒少機構中最大的感染風險包括頻繁進出機構的工作人員、受照顧者緊密的群聚性、受照顧者的活動力強大與防疫習慣難以掌控及兒少暫時無法接種疫苗。

徐瑜建議,請各縣市預先安排縣內相關機構的施打順序並公告,以避免資訊混亂造成的焦慮;請依照機構需求,協調是否分批施打,以免全部的工作人員都應副作用無法工作,以維持機構運作基本人力。

(本文由 中國時報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