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奕瑄臨床心理師提醒,每個人的童年負面經驗雖都需要被同理與支持,但也必須認知自身也要為自己的生活和快樂負起責任。(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潘奕瑄臨床心理師提醒,每個人的童年負面經驗雖都需要被同理與支持,但也必須認知自身也要為自己的生活和快樂負起責任。(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48歲蔡女士為全職家庭主婦,與丈夫及兒子一家人相處和樂,經濟無憂。本應幸福的生活,蔡女士卻時常沒來由的鬱悶低落,近年更因兒子升上高中進入空巢期,常有頭暈、疲勞、失眠等身心症狀,前往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諮詢。

幾經諮商後,潘奕瑄臨床心理師發現,蔡女士是受「童年逆境」影響,在孩童時期遭遇到心理、生理、社會方面的不利成長因素,使婚後的她面對擔任好媽媽、好太太的角色自我要求極高,對日常瑣事非常敏感而易焦慮,長年下來心理不堪負荷。

潘奕瑄臨床心理師提及,童年的不愉快可能來自父母的不當言行,或其因缺乏正確教養觀念、本身尚有未釋懷的負面成長經驗,而無法適當扮演父母角色,但也可能是因管教方式不適合孩子特質所致。童年逆境確實是個體生命經驗中很難跨越的失落,但若執意將某段經歷作為人生決定性的因素,就會失去為自己生命承擔責任、成長的機會;反之,若能深入了解這些事件對自身的影響,進而調整自我,便能讓經歷產生意義與力量,讓生命更加完整。

(本文由 中國時報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