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邀請來自國內外包含原住民等9位藝術家,以貼近南院的駐地創作,在故宮南院園區打造別具特色的戶外美術館。(呂妍庭攝)
故宮博物院邀請來自國內外包含原住民等9位藝術家,以貼近南院的駐地創作,在故宮南院園區打造別具特色的戶外美術館。(呂妍庭攝)
故宮博物院邀請來自國內外包含原住民等9位藝術家,以貼近南院的駐地創作,在故宮南院園區打造別具特色的戶外美術館。(呂妍庭攝)
故宮博物院邀請來自國內外包含原住民等9位藝術家,以貼近南院的駐地創作,在故宮南院園區打造別具特色的戶外美術館。(呂妍庭攝)
故宮博物院邀請來自國內外包含原住民等9位藝術家,以貼近南院的駐地創作,在故宮南院園區打造別具特色的戶外美術館。(呂妍庭攝)
故宮博物院邀請來自國內外包含原住民等9位藝術家,以貼近南院的駐地創作,在故宮南院園區打造別具特色的戶外美術館。(呂妍庭攝)
故宮博物院邀請來自國內外包含原住民等9位藝術家,以貼近南院的駐地創作,在故宮南院園區打造別具特色的戶外美術館。(故宮南院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故宮博物院邀請來自國內外包含原住民等9位藝術家,以貼近南院的駐地創作,在故宮南院園區打造別具特色的戶外美術館。(故宮南院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故宮博物院邀請來自國內外包含原住民等9位藝術家,以貼近南院的駐地創作,在故宮南院園區打造別具特色的戶外美術館。(故宮南院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故宮博物院邀請來自國內外包含原住民等9位藝術家,以貼近南院的駐地創作,在故宮南院園區打造別具特色的戶外美術館。(故宮南院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故宮博物院邀請來自國內外包含原住民等9位藝術家,以貼近南院的駐地創作,在故宮南院園區打造別具特色的戶外美術館。(故宮南院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故宮博物院邀請來自國內外包含原住民等9位藝術家,以貼近南院的駐地創作,在故宮南院園區打造別具特色的戶外美術館。(故宮南院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故宮博物院邀請來自國內外包含原住民等9位藝術家,以貼近南院的駐地創作,在故宮南院園區打造別具特色的戶外美術館。(故宮南院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故宮博物院邀請來自國內外包含原住民等9位藝術家,以貼近南院的駐地創作,在故宮南院園區打造別具特色的戶外美術館。(故宮南院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故宮博物院首度以南部院區東側園區為基地,邀請來自國內外包含原住民等9位藝術家,以貼近南院的駐地創作,打造別具特色的戶外美術館,9件各具特色的作品不僅可以欣賞,還能親近、互動,尤其入夜後在燈光映照下,裝置藝術更吸睛、亮眼。

故宮南院表示,戶外美術館「藝術方舟Ark of Art」以故宮典藏為發想,從南側大門入口的臨水廣場沿湖至東側的水岸花園為藝術創作空間,提供故宮文物與當代藝術的對話新風貌,滿足人們親近藝術的渴望,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希望打破疆界,彼此融合的藝術作品,能讓民眾感受到南院裡裡外外都精彩!

南院指出,這次邀請魯凱族安聖惠、阿美族伊佑.噶照及排灣族巴豪嵐.吉嵐三位原住民藝術家創作《Wapacapacase》、《風涼畫》、《南宮特有種》,以台灣原民文化創造出令人驚豔的互動式大地裝置藝術。

此外,編織藝術家林淑鈴《績撚成雲—云起・云行・云停》,以編織寄託無拘無束的意念,設置於水面上的作品完美呈現出媒材的可塑與可能性;新興地域建築師甘銘源《忘筌・捨筏》,以大件竹編作品呼應南院廣大的水域空間;紙雕藝術家成若涵《台!繡妝》結合傳統雕刻紙藝與織品技法,運用南臺灣的陽光讓雕刻的圖案映射於南院大地,繽紛的五彩更富有中華文化意涵。

曾獲得世界盃花藝大賽第三名的花藝藝術家林惠理作品《微笑・舞動》,優雅的替南院戶外景緻鑲綴上一抹笑意;紐約雕塑家Nicolas Holiber,運用抽象圖繪,交融東西方美學並使之推向更深遠的境界;以「墨爾本之臉」著稱的當代超現實主義者Deborah Halpern,透過大地之母來表現接納萬物和守護的理念。

南院指出,園區早晨5點至夜間12點開放,全年無休免門票,11月5日起歡迎參觀。

(本文由 中國時報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