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健康署首度發表以成人視角創作的「如果你迷路」繪本,藝人鼓鼓呂思緯(右三)現身支持推動失智友善。(王家瑜攝)
國民健康署首度發表以成人視角創作的「如果你迷路」繪本,藝人鼓鼓呂思緯(右三)現身支持推動失智友善。(王家瑜攝)
失智症患者許媽媽(中)平時喜歡唱卡拉OK,鼓鼓呂思緯(左)特地送上行動麥克風。(王家瑜攝)
失智症患者許媽媽(中)平時喜歡唱卡拉OK,鼓鼓呂思緯(左)特地送上行動麥克風。(王家瑜攝)

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失智症人口逐年增加,國民健康署首度發表以成人視角創作的「如果你迷路」繪本,盼營造失智友善的社會。藝人「鼓鼓」呂思緯也現身分享照顧經驗,罹患失智症的媽媽就像是每天換一個人格, 坦言「沒有人可以懂照護者的感受」,旁人能做的就是聆聽、體諒和接納。

根據衛福部統計推估,2022年我國失智症人口將超過30萬人。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過去有錯誤觀念認為「人老就一定會失智」,其實失智症是一個疾病,孤獨、憂鬱、肥胖、抽菸等因素都可能導致失智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表示,失智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了解,透過打造失智友善環境,他們一樣可以快樂地、有尊嚴的生活在社區中。

鼓鼓的母親是失智症患者,由妹妹擔任主要照顧者。鼓鼓說,這5、6年來自己做了蠻多調適,因為媽媽每天都像是換一個人格,不知道怎麼跟她相處,但又不能責怪她,一開始蠻難的,後來慢慢當成是一種樂趣,每天都認識媽媽的新樣貌。

鼓鼓說,自己經常上網爬文、在網路社群裡發問,經常遇到熱心的失智者家屬願意分享經驗,因為他們都是一路被幫助過來的。他坦言,除了家人之外,沒有人可以理解照護者的感受,旁人很難幫上忙,能做的只有聆聽、體諒和接納而已。

今年73歲的許媽媽也是失智症患者,平時由丈夫照護。許先生說,平常會帶太太去參加音樂會、唱卡拉OK,最近還跟朋友開車去環島旅遊;平時也會帶太太去參加失智症病友團體,透過課程幫助她動動腦、訓練四肢。

許先生笑說,太太比較會交際,在鄰居之間人緣比自己好,罹患失智症之後,鄰居都對她特別照顧,也會常常主動關心她。鼓鼓也提到,因為鄰居和媽媽認識很久,對於媽媽的病況都可以理解,偶爾媽媽不小心掉了錢包,或是按錯門鈴,鄰居也會主動幫忙。

為響應2022年國際失智症月主題「築起希望」((Building on hope),國健署與台灣失智症協會、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攜手推廣「支持、理解、同在」三大失智友善主軸,邀請民眾上網參加繪本創意朗讀活動,錄下自己的專屬版本,一同支持推動失智友善環境,詳請請見「如果你迷路」有聲繪本錄製活動網頁(https://picturebook.mohw22-hpaevent.com/)。

(本文由 中國時報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