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健康署今(24)邀集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教育部及台灣公衛學生聯合會一同支持《菸害防制法》修法,保護學校師生及兒少遠離菸害。(王家瑜攝)
國民健康署今(24)邀集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教育部及台灣公衛學生聯合會一同支持《菸害防制法》修法,保護學校師生及兒少遠離菸害。(王家瑜攝)

延宕多時的《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行政院在今年1月13日通過,目前已函請立法院審議,修法內容包括全面禁止電子煙、禁菸年齡上修到20歲等。醫師提醒,電子煙不僅無法幫助戒菸,還隱藏許多未知的健康風險,危害程度不比傳統菸品小;國民健康署表示,目前國內共接獲6例疑似電子煙肺傷害個案,年紀最輕僅16歲,也有患者僅使用半個月就造成肺傷害。

本次《菸害防制法》修法重點包括,全面禁止電子煙及加味菸、禁菸年齡提高到20歲,並擴大全面禁菸場所,包括大專院校、幼兒園、托嬰中心及居家式托育場所。國健署今(24)邀集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教育部及台灣公衛學生聯合會一同支持《菸害防制法》修法,保護學校師生及兒少遠離菸害。

根據109年大專院校學生健康行為調查,大專生使用電子煙比率明顯增加,從107年2.5%竄升至109年的5.4%。國健署菸害防治組組長陳妙心指出,大專生使用電子煙的原因眾多,主要是「口味選擇多」「不想要有菸味」,也有些人受到同儕影響,或認為電子煙健康危害較低。

小兒科醫師陳木榮指出,電子煙是將煙油加熱霧化後,再吸入肺部,目前已知有超過1.5萬種添加物被使用於煙油,不僅影響肺部健康,還暗藏眾多健康風險。有些民眾認為電子煙可以幫助戒除紙菸,這是錯誤的觀念,到最後往往會傳統菸和電子煙並用,陷入雙重險境。

陳木榮提到,電子煙等新興菸品經常以添加花果香、巧克力、香草、薄荷等特殊香味來吸引消費者,兒童及青少年可能因好奇而接觸,民眾也容易誤以為加味菸較無危害而持續使用;即便這些添加物是食用香料或香精,但「可以吃」不代表「可以吸入」,目前尚無科學實證顯示其安全。

國際間已有多起電子煙導致肺傷害及致死案例,我國也陸續接獲疑似案例。國健署自2020年2月起請醫療機構協助通報疑似電子煙肺傷害個案,截至2021年9月共接獲6例通報,使用電子煙的時間介於半個月至4年,其中5位併用紙菸、1位已停用紙菸。

經專家會議討論,通報個案中有3例為使用電子煙造成肺傷害之高度可能個案,分別為16歲、23歲、56歲男性,另有22歲女性疑似因使用電子煙加重氣喘,以及42歲及31歲男性有使用電子煙而誘發氣喘的可能性。

吸菸有害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戒菸專線:0800-636363

(本文由 中國時報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