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匈人」的飲食中,一直都有食用生肉的現象,而最常被提起的莫過於「馬鞍醃肉」。(示意圖/達志影像)
過去「匈人」的飲食中,一直都有食用生肉的現象,而最常被提起的莫過於「馬鞍醃肉」。(示意圖/達志影像)

古代帝王為了拓展國土,免不了大規模的軍事鬥爭,尤其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多半都是機動性很強的騎兵,作戰時僅攜帶足夠食用的糧食,不像定居民族需要依靠大量的後勤部隊,因此能夠長時間保存的各式肉乾和乳酪備受遊牧民族青睞。最特別的是,草原上的騎兵在移動過程中,會將生肉放在馬鞍下,利用馬的汗液來醃製食物。

根據陸媒報導,古代蒙古騎兵征戰,往往需要長時間行軍,一旦下馬生火做飯,不僅浪費時間,陣陣炊煙還可能會暴露自己的位置,因此方便攜帶且營養價值高的乳酪和肉乾,是他們的主要軍糧來源。

不過也有許多遊牧民族的軍隊,會用更原始的方法製作軍糧,過去「匈人」的飲食中,一直都有食用生肉的現象,而最常被提起的「馬鞍醃肉」,其原理就是將生肉放在馬鞍下,經過長時間的騎行過程後,馬鞍和馬背的磨擦和碰撞,會將生肉的肉質變得十分鬆軟。

再者,戰馬滲出的汗液富含大量鹽分,能進一步醃製生肉,因此當匈人騎兵飢餓時,就會將馬鞍上的生肉取下,直接吃掉果腹。繼匈人之後,克里米亞韃靼人也會在行軍時,將羊肉放在馬鞍下,用馬的汗液當作調味品,並且醃製生肉。

由於草原上環境惡劣、物資缺乏,因此很難取得大量食鹽,生活在馬背上的匈人和韃靼人也學會了從戰馬的汗液中獲取鹽分,但是這類食物是否美味,如今已很難考證。

(本文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