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桃園機場停車場清潔人員確診,醫師黃軒表示,邊境人員可能因4大因素增加染疫風險,尤其是無症狀感染者,可能會恐造成嚴重傳播,因此建議每個禮拜都要定期篩檢。(圖/示意圖,記者陳麒全攝影)
一名桃園機場停車場清潔人員確診,醫師黃軒表示,邊境人員可能因4大因素增加染疫風險,尤其是無症狀感染者,可能會恐造成嚴重傳播,因此建議每個禮拜都要定期篩檢。(圖/示意圖,記者陳麒全攝影)

疫情指揮中心昨(3)日晚間公布國內新增1本土案例,該案為本國籍40多歲女性,是桃園機場停車場清潔人員。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大多數的人都認為醫護人員是最危險的一群,但事實上邊境人員可能因4大因素增加染疫風險,包括工作場所有無症狀感染者、病毒淸除不佳、教育訓練不足,以及機場工作人員通常需要較長通勤時間,增加感染機率,其中又以工作場域有無症狀感染者的風險最高,比率達81.25%。

黃軒今(4)日於個人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分析,大部分的人都認為防疫最危險的族群是醫護人員,但全球一有流行病發生,機場邊境相關人員,都是高風險族群,他們面對來自全球各地的旅客,即便旅客都持有PCR陰性報告,也不代表他們不是新冠肺炎的患者。

黃軒提出哥倫比亞的分析,在哥倫比亞埃爾多拉多國際機場內,邊境人員染疫的機率為7.92%,造成高風險的因素包括,第一為無症狀感染者,這一群人佔,以為自己健康,就繼續堅守工作崗位,反而造成嚴重的傳播、第二是病毒清除不佳,若追蹤確診者21天,會發現鼻咽內,仍存有新冠病毒。

黃軒說,第三是社經地位愈低者,這群人的PCR報告容易呈現陽性,「可能是教育訓練不足導致」;最後則為通勤時間較長的邊境人員,研究認為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人較多,本來就是高風險的環境。

黃軒建議,機場邊境人員應該要國際線和國內線完全分開,除實施分艙分流,也要定期每個禮拜做篩檢,另外,相關人員都要反覆加強訓練,尤其是防護裝備、清潔程序、如何維持戴好口罩及消毒洗手,「這些得有人在旁監督機制,或反覆練習而成」。

(本文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