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湯出問題大多和血壓有關!專家教7招保平安。(示意圖/Shutterstock)
泡湯出問題大多和血壓有關!專家教7招保平安。(示意圖/Shutterstock)

冬天想到的,就是到溫泉名勝泡湯享受片刻悠閒。泡湯、三溫暖的確對身體有益,如增進血液循環、舒壓、緩解慢性疼痛和鼻子過敏。東芬蘭大學(University of Eastern Finland)醫學系教授勞卡能(Jari Laukkanen)指出,健康的人一周泡4到7次三溫暖比僅泡一次的人,罹患高血壓的風險減少了46%,這個發現刊登在《美國高血壓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中。

芬蘭奧盧大學內科醫學系及生物中心(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and Biocenter Oulu, University of Oulu)教授哈努克塞拉(Hannuksela M.L)也指出,三溫暖能短暫紓緩氣喘和支氣管症狀,對有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也有益處。

●泡湯出問題 可能都跟血壓有關

不論是健康的人或有慢性病,泡湯時血壓都是應注意的地方。書田診所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指出,健康人在44度的水中泡10分鐘,就有可能會產生全身血管擴張過度、血壓降低而導致危險,而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人發生危險的機率更高。

「其實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人也可以泡溫泉,」但洪建德提醒,有心臟血管疾病的人應該泡半身浴,不能泡全身浴;在水溫40度以下,才可浸泡全身,且一定在10分鐘以內起身休息,並隨時備著藥品。

洪建德也指出,有些高血壓病人服用某些藥物或某些坐姿,容易引起「起坐性低血壓」,有些人在水中時沒問題,迅速起坐的時候血壓拉不上來,一下子就昏倒了,接著溺斃在池中,因此起身時應慢慢來。

台北市衛生局的安全安全宣導文章也建議年紀較大或有心肺問題的人,最好不要採坐姿浸泡,而是手腳舒展開來的浮漂方式入浴,將浴池邊緣當枕頭,以減少心慌或胸口悶的情形發生。

但最怕的就是,本身有些慢性疾病卻不自知,或有慢性病卻沒治療,都有可能在泡湯過程中發生危險,洪建德建議最好是有人陪同,發生事故時才能立刻處理。

糖尿病患者是否可能因為末梢神經感覺遲鈍而燙傷?洪建德指出,糖尿病導致的末梢神經感覺遲鈍大多發生於足部,手部比較少見,而人測試溫度時一般會用手,所以機率不大,但糖尿病患的抵抗力較弱,泡湯時應注意衛生以免感染。

(示意圖/Shutterstock)
(示意圖/Shutterstock)

●享受泡湯樂趣7招

雖然意外頻傳,但只要把握7招,泡湯也能舒服又安全:

1.當過度疲勞或長途跋涉後,不要一到溫泉池畔就躍入池中,應稍作休息,待體力稍為恢復再入浴池。

2.應保持通風,避免吸入過多刺激性氣體或缺氧。

3.空腹、飯後皆不宜泡溫泉,因空腹易致疲勞,引起虛脫噁心;後者則是因為泡湯中血液會流至皮膚表面散熱,可能導致胃部血液不足而消化不良。

4.如感到頭痛、心悸、嘔心也不宜浸泡。

5.孕婦、長輩應注意避免跌倒。

6.泡溫泉時若有心悸頭暈的現象產生,應緩緩起身步出浴池。

7.泡湯後人體會流失大量水分,因此應多喝水。

(本文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