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資料照/指揮中心提供)
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資料照/指揮中心提供)

疫苗接種是預防新冠肺炎的重要策略,為了瞭解不同疫苗混打後的效益,台大醫院日前率先展開AZ+莫德納疫苗混打試驗,共收案400人,結果發現AZ混打莫德納產生的中和抗體效價,遠高於兩劑AZ,其中又以「間隔8周」組略高於「間隔4周」組。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透露,目前研究仍持續進行中,已完成接種後3個月抽血檢驗,抗體效價確實如國外發現有持續下降的趨勢。

該研究由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領軍,總共收案400人,受試者年齡介於20至65歲,平均年齡為41歲,其中75%為女性。受試者共分為4組,分別是「兩劑AZ間隔8周 」、「AZ+莫德納間隔8周」、「AZ+莫德納間隔4周」、「兩劑莫德納間隔4周」。

台大醫院發表400人混打試驗結果,AZ+莫德納的中和抗體效價遠高於兩劑AZ。(圖取自台大醫院)
台大醫院發表400人混打試驗結果,AZ+莫德納的中和抗體效價遠高於兩劑AZ。(圖取自台大醫院)

台大醫院教學部主任盛望徽說明,試驗結果顯示,混打的2個組別產生的抗體效價,遠高於兩劑AZ組,且與兩劑莫德納相當;混打組的抗體效價在接種後14天達到最高,到了第28天有下降趨勢。張上淳透露,台大的研究尚未結束,目前已完成接種後3個月抽血檢驗,初步結果看來,中和抗體效價確實漸漸下降中,這也是為什麼國外追蹤到6個月看到抗體明顯下降,需要追加第三劑。

隨著病毒不斷變化,疫苗對於變異株的抗體效價可能受影響。該研究發現,針對Alpha和Delta變異株,混打組在第14天及28天都可以提供良好的保護力,但對於Delta變異株的中和抗體較Alpha變異株低。

至於接種疫苗後可能出現的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疲倦、關節痛等全身副作用,以「AZ+莫德納間隔4周」、「兩劑莫德納間隔4周」較嚴重,其中肌肉痠痛及疲倦最為常見;其次為「AZ+莫德納間隔8周」,「兩劑AZ間隔8周 」最輕。盛望徽說明,受試者出現的副作用大多為輕微至中等程度的短暫反應,本次研究中未發現嚴重心肌炎個案。

有關AZ混打莫德納的最佳間隔,盛望徽表示,目前還沒有一致的結論,國外從4周到24周的數據都有,而台大研究針對4周及8周來看,8周的組別產生的抗體稍高,副作用也少一點,「目前認為相隔8周混打是好的建議」,但國外也有12周的報告,將持續進行觀察研究。

而不同年齡是否會影響接種後中和抗體及副作用?盛望徽表示,這次研究中未看到明顯差異;張上淳補充,由於當時招募的是已打第一劑的對象,主要是第一類的醫護人員,未納入老年人,因此無法精準了解各年齡差異。

另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開放第14期混打預約,共28萬人符合預約資格,但不少民眾對於選擇BNT或莫德納無法抉擇。盛望徽表示,從國外資料來看,BNT副作用稍微低一點,但莫德納的抗體效價稍微高一點,並強調「不管混打哪一個mRNA疫苗,都是安全且有效的」。

(本文由 中國時報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