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三級警戒影響,部分國人消費習慣也從外食改為自家烹飪,電商、超市的蔬果叫貨量暴增,但是產地包裝場及貨運量能幾乎應付不來,廠商表示「包裝量比過年還誇張」,圖為示意圖。(本報系資料照)
受到三級警戒影響,部分國人消費習慣也從外食改為自家烹飪,電商、超市的蔬果叫貨量暴增,但是產地包裝場及貨運量能幾乎應付不來,廠商表示「包裝量比過年還誇張」,圖為示意圖。(本報系資料照)

本土疫情嚴峻,各縣市餐飲紛紛拉下鐵門歇業,部分國人消費習慣也從外食改為自家烹飪,為了避免群聚傳染,電商、超市的蔬果叫貨量暴增,但是產地包裝場及貨運量能幾乎應付不來,廠商表示「包裝量比過年還誇張」;合作社業者建議,應將原本貨運費轉到團膳業者自用車上,蔬菜箱等才能即時送達消費者手上,「要主動出擊,不能老是等政府。」

本土疫情爆發讓消費行為徹底改變,突然暴增的外送需求雖讓電商平台業績大幅上升,但是蔬菜產地包裝廠卻面臨產能不足、叫工困難,以及貨運大缺的情況。

雲林縣正暘農產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志漢表示,包裝廠7到8成都做團膳,這次停課再延長,自己趕緊轉幫同業超市來做包裝,但這次包裝需求量實在太大,不少包裝廠表示「比過年還恐怖」,紙箱也因為紙漿原物料而缺貨,3天前訂的紙箱結果業者說6月初才做得出來,資材和包裝人力都出不來。

即使農委會日前表示,已經媒合電商、青農、農會、合作社等通路,黃志漢指出,電商最大的問題就是時效性,宅配貨運現在大塞車,蔬菜多放幾天全都爛了,建議可以把原本的物流運費轉往補貼團膳業者自用冷藏車的運費,這樣下來就不用單方面依靠宅配來運送。

此外,團膳業者的蔬菜需求量是台灣最大,葉菜沒有及時賣掉只能報廢,很多農民現在只願意種2到3成的量,或乾脆直接耕鋤,預計近一兩周菜量會開始減少,菜價也會因為大量減少隨之而漲。

全國果菜市場協進會理事長、新北果菜運銷公司總經理江惠貞表示,蔬菜裸賣是最快紓解產地銷售壓力的方式,但是蔬果沒經過包裝的耗損十分驚人,賣到社區幾天後發現成效不彰,因為沒人願意幫忙分菜。

江惠貞表示,假設疫情更為嚴峻,傳統市場全數歇業,只能完全靠包裝菜的話,上游批發市場、包裝蔬果菜箱的人力也都還在盤點中。

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表示,農糧署將媒合供應商、各大連鎖通路等增加產地供貨量能,另外為減少包裝,蔬果裸賣正在和超商溝通,假設品管與後續冷藏問題克服,超商表示會加以考慮。

(本文由 中國時報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