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研院推出科普影片《下一步,AI 。 Next,愛》,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李宏毅等重量級學者,也都投入拍攝。(國研院提供/李侑珊台北傳真)
國研院推出科普影片《下一步,AI 。 Next,愛》,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李宏毅等重量級學者,也都投入拍攝。(國研院提供/李侑珊台北傳真)
國研院推出科普影片《下一步,AI 。 Next,愛》,畫面為女主角Ava站在鏡子前面,被機器人Ivan辨識著。(國研院提供/李侑珊台北傳真)
國研院推出科普影片《下一步,AI 。 Next,愛》,畫面為女主角Ava站在鏡子前面,被機器人Ivan辨識著。(國研院提供/李侑珊台北傳真)

由科技部補助、國家實驗研究院和東臺傳播公司共同製作的《下一步,AI 。 Next,愛》,是我國罕見將科學界與影藝界同框處理的紀實暨劇情科普影片,藉由愛情故事引出台灣AI人工智慧發展的歷程。這個跨界人士共同努力的結晶,即將於5月16日在民視新聞台首播。

《下一步,AI。Next,愛》全系列影片共有3集,在總長度約150分鐘當中,放進了1個愛情故事和18個不同面向的AI研究。

影片帶領觀眾回溯到1999年,還是青澀女大學生的Ava與學長Isaac相戀,兩人對AI科技有許多憧憬,但好景不常,一場車禍意外帶走了Isaac的生命。時間進入到未來,Ava成功成為一位AI科學家,為了填補心中遺憾,不斷鑽研AI技術,想盡辦法打造出一個「像他一樣」的機器人。Ava逐步教會機器人各種功能,甚至讓它模擬Isaac的言行,機器人一步步學習,能辨識人臉、辨識語音、辨識情緒,能理解人類世界的知識、幫忙醫生看診,甚至還能創作音樂作品。但是這樣的拼湊,機器就能成為「類人」嗎?AI的下一步,應該往哪裡發展?

國研院表示,劇中愛情故事順著脈絡一路發展下來,將看似零散的單一研究,穿針引線,一個個串接起來。而劇中主角行為、經歷、能力表現,甚至心理狀態,都呼應到AI技術發展,以及台灣目前的實際應用的層面,再輔以專家陳述現況以及預測與反思未來。這種虛實交叉的手法,在我國科普影片中,是相當罕見的表現手法。

《下一步,AI 。 Next,愛》團隊方面,由擁有3座電視金鐘獎(一座最佳科學節目獎、兩座自然科學紀實節目獎)的東臺傳播公司製作。為了要幫助觀眾理解AI,製作人袁瑗安排兩位導演同時擔綱一集影片。在戲劇演出部分,請到電影和廣告界才子夏紹虞跨刀執導,更找到在《花甲男孩轉大人》飾演「方瑋琪」一角而迅速竄紅的嚴正嵐,來飾演女科學家Ava一角。男主角則因為要分飾與嚴正嵐相戀的學長和學長死後的AI機器人,製作單位透過海選,挑到了伊林模特兒李竸來擔綱。

國研院提到,既然是科普影片,入鏡的AI科學家們當然也是主角。面對來自中央研究院、台灣大學、清華大學、台北醫學大學、中正大學及AI產業界的大老們,另一位擅長科普紀實手法的導演張颿駿一點也不怯生,他慣用冷靜的態度與科學家們交流對談,然後再一步步抽絲剝繭處理深奧的知識原理和細節。而真正把戲劇和紀實串接在一起的,還是仰賴編劇在虛擬幻想和真槍實彈的不同空間中交纏編織,以及動畫與音樂音效在最後的後製中所做的統整。

國研院並指出,本次科普影片與一般影片最大的不同,就是不能有錯,因此在內容的把關上非常嚴格,在科學原理的詮釋上只要稍不合邏輯,就要求製作單位一定要修改,單集影片從前製到後製最多改到8次之多。

國研院強調,《下一步,AI 。 Next,愛》是由科學與傳播兩造人馬共同集體創作的作品,是科普傳播界的又一傑作,其中的精雕細琢,值得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