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區筍農林世宏苦嘆,今年天不降甘霖,大排也沒水,自3月採收以來,竟只收到2條,讓他無語問蒼天。(張毓翎攝)
白河區筍農林世宏苦嘆,今年天不降甘霖,大排也沒水,自3月採收以來,竟只收到2條,讓他無語問蒼天。(張毓翎攝)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5日南下會勘,呼籲林世宏申請管路灌溉設施補助。(張毓翎攝)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5日南下會勘,呼籲林世宏申請管路灌溉設施補助。(張毓翎攝)

久旱不雨,台南市多處的綠竹筍田出筍量不佳;白河區筍農林世宏苦嘆,他2分地的筍田,以前一周可採100公斤以上的綠竹筍,但今年天不降甘霖,大排也沒水,自3月採收以來,竟只收到2條,讓他無語問蒼天。農委會主委陳吉仲5日南下會勘允諾列入天然災害救助,以最快速度協助農民度過難關。

陳吉仲今天上午至白河區2處田區視察綠竹筍生長情形,第1處農友張國禎的田區因有設置滴灌節水設施出筍情形良好;不過來到第2處農友林世宏的田區,因未設置滴灌節水設施,生長期沒有雨水滋潤,也沒有地下水井或大排的水源能灌溉,幾乎完全無產量。

林世宏說,自3月採收至今,只採收到2條綠竹筍賣,加起來可能連1公斤都不到,一叢叢的綠竹筍,平均每叢肥料錢500至1000元不等,這裡有近百叢的綠竹筍,可想而知,之後採收所賣的錢,一定連補貼肥料的成本都不夠,「他種了20多年的綠竹筍,產量從來沒這麼慘」。

「是否設置滴灌節水設施,產量真的有差!」陳吉仲指出,張國禎因3月申請滴灌節水設施補助,利用精準用水,減少水的需求;反觀,林世宏沒有這種滴灌設施,也沒有水源,等同完全要靠老天爺,所以去年政府積極跟農民宣導乾旱的因應,但仍傳出農損。

陳吉仲說,這周會請市政府、農改場等人員至麻竹筍、綠竹筍田間會勘,收到公文後,農委會將立刻公告天然災害救助辦法,農民若符合救助標準,每公頃可獲得3萬6000元現金災害救助,並額外提供每公頃3萬元有機肥料資材補助,5月底梅雨季來臨,需要施肥時就能用到。

台南市政府農業局農務科長蘇信姿表示,南市竹筍種植面積約3856公頃,其中有2314公頃種植綠竹筍,另1542公頃種麻竹筍,現階段的竹筍災損情形和個別損失率,有待農民向各區公所通報後,才能進一步統計釐清。

(本文由 中國時報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