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處工地施工時意外挖出唐朝大書法家柳公權所書的神道碑。(示意圖/達志影像)
西安一處工地施工時意外挖出唐朝大書法家柳公權所書的神道碑。(示意圖/達志影像)

柳公權是唐朝著名的大書法家,後世經常將他和顏真卿並稱「顏柳」,是歷代書法楷模,有著「顏筋柳骨」的說法。最近大陸西安一處工地施工時,意外挖出了柳公權的書丹石碑,雖然很可惜碑身並不完整,但專家鑑定過後仍是相當驚嘆,直言這座石碑藝術價值非常高,很可能被判定為「國寶級文物」。

綜合陸媒報導,本月17日西安一處工地在施工時,意外挖出一塊碑石,工地人員立刻進行通報,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派人前往現場後,發現有三塊石塊散落在施工範圍內,分別為碑首、碑身上半部和碑身下半部,上方刻有「贈揚州大都督楊公」等文字,碑文刻字清晰,書法結體遒勁,經專家鑑定後確認是柳公權書丹。

陝西省文物局也指出,這塊碑石稱作「唐楊承和神道碑」,來自於唐朝大宦官楊承和之墓,撰文者是唐朝宰相王起,書者則為柳公權,西安碑林博物館原館長、研究館員趙力光推測,柳公權書寫這座碑文時,年齡應該介於59歲左右,「那時正是他柳體形成的時候」。

西安市文物認定專家委員會委員兼陝西省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陳根遠表示,這座碑石的藝術價值非常高,將來很有可能會被判定為「國寶級文物」,連現存最完整的柳碑《大唐迴元觀鐘樓銘》也都無法比擬,因為是相當難得一見神道碑,即使是去年出土的顏真卿所書丹的《羅婉順墓誌》,在重要性上也不能相比。

據悉,書丹又稱用丹,意思是用毛筆蘸硃砂在碑石或者其他器物上直接書寫,通常為刻碑前將文字上石的一道工序,因為若是直接在石碑上墨書會有墨汁流淌和筆畫收縮的缺點,硃砂的紅色還可以和石料的顏色進行明顯區分,便於下刀刻碑;而神道碑則為立於墓道前記載死者生平事蹟的石碑。

(本文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