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沙漠、海洋、羅馬與伊斯蘭,這些看似毫不相關的元素,卻是組成突尼西亞的重要因子。(圖/shutterstock)
茉莉花、沙漠、海洋、羅馬與伊斯蘭,這些看似毫不相關的元素,卻是組成突尼西亞的重要因子。(圖/shutterstock)

過去你不知道,但現在可以更了解她!

茉莉花、沙漠、海洋、羅馬與伊斯蘭

這些看似毫不相關的元素,卻是組成突尼西亞的重要因子

一起踏上這個未知的國度吧!

「超」資深導遊的實況導覽

作者前往突尼西亞超過四十次,更曾經創下在一年當中前往突尼西亞九次的紀錄,讓作者掏出他的口袋名單,帶你踏遍突尼西亞的大街小巷,不用擔心玩什麼、怎麼玩,跟著這本書走就對啦!

歷史的突尼西亞

你知道位在非洲的突尼西亞其實是西元前五世紀稱霸地中海的迦太基文明根據地嗎?世界第三大的羅馬競技場居然就在突尼西亞,還不用人擠人想怎麼拍就怎麼拍?!除了麥加、麥地那和耶路撒冷之外,伊斯蘭教的第四座聖城也在突尼西亞?這裡還有全世界最大的馬賽克博物館以及許多的歷史遺跡等你來一一探詢!

【精彩書摘】

突尼西亞擁有古老的迦太基文明。迦太基是由一群來自黎巴嫩的腓尼基人(Pheonicia)所建造,他們非常善於航海,在西元前五世紀時幾乎稱霸了地中海區域。他們不僅擁有卓越的航海技術,更有大受歡迎的商品,其中最重要的商品即是紫色染料。腓尼基人會用海螺做出紫色的染料,紫色在古代是非常受到貴族喜愛的顏色,例如羅馬皇帝登基時,身上穿的就是紫色袍子,副皇帝穿的則是紅色袍子,紫色可說是貴族甚至是王室的代表顏色,所以羅馬人稱腓尼基人為布匿克(Punic),也就是紫色的意思。

一九七九年迦太基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遺址區便成為來到突尼西亞的必遊景點,其中又以畢爾莎山丘(Byrsa)、德菲的祭壇(Tophet)、安東尼浴場(Bathof Antoninus)、迦太基劇場(Carthage Theater) 等景點非去不可!

畢爾莎之名源自於一個神話故事。相傳在西元前八一四年,泰爾公主愛麗莎•蒂朵(Elissa Dido, 839BC–759BC)乘著船來到了突尼斯附近的海岸,公主詢問當地的柏柏爾人,能不能給她一塊一張牛皮大小的土地來當作棲身之所?柏柏爾人答應了,沒想到公主將牛皮剪成一條條的細絲,剝絲成線的圍繞起整座山丘,從此之後,人們將此山丘稱為畢爾莎,也就是「牛皮之地」的意思。

路易九世的棺木。(圖/徐峰堯提供)
路易九世的棺木。(圖/徐峰堯提供)

法國國王長眠之處

車子緩緩開進畢爾莎山丘時,遠遠的就可以看到一座教堂,這座教堂是路易九世教堂(Cathedral of Saint Louis),為了紀念法王路易九世(Saint Louis IX, 1214–1270)而建造。為什麼法國國王的教堂會出現在這裡?因為法王路易九世發動了第七次與第八次的十字軍東征,那時候從土耳其經過黎巴嫩(Lebanon)的路線被穆斯林控制住,於是路易九世念頭一轉,決定自北非的埃及往西北前進抵達耶路撒冷(Jerusalem)。沒想到出師不利,第七次十字軍東征進入埃及時,路易九世就被穆斯林俘虜了,法國只好付出大筆的贖金贖回自己的國王。路易九世不死心,發動了第八次十字軍東征,結果這次更慘,他抵達突尼西亞後,就染上瘟疫死亡了!等到一八八一年法國殖民突尼西亞後,便在這裡建造了這座教堂紀念路易九世,往山丘裡走去還可看見路易九世的墓。

在教堂的對面,有兩臺被燒毀的警車,仔細看看旁邊的說明牌,上面寫著「革命之車」。在二○一二年,突尼西亞發生了茉莉花革命,民眾努力爭取民主與自由,希望推翻獨裁者班•阿里的統治,民眾推倒燒毀象徵權威的警車,還有些人在警車上塗鴉繪畫。為了紀念茉莉花革命,這兩輛警車被保留下來,成為突尼西亞推動民主化浪潮的最佳見證者。

羅馬與迦太基

當我們從售票口進入畢爾莎山丘時,會先看到一面繪有許多駿馬的牆,這些馬一方面是代表迦太基國勢強盛,軍隊壯大;另一方面則是展現此地土壤肥沃,當馬走過時,馬蹄會深陷在泥土裡面。接著走到大廣場,這裡是觀看突尼西亞的絕佳地點之一,可以好好的俯視突尼西亞的市容,整座城市的建築色調以白色為主,視角的右下方則為迦太基軍港的舊址。

前面提到,迦太基在西元前五世紀時幾乎稱霸了地中海區域,海洋就如同他們的家鄉一樣,而當時的羅馬,則是非常強大的陸權國家,若是跟羅馬打陸戰,基本上沒有什麼打贏的機會,但迦太基和羅馬完全不一樣,他們精通海戰,想在海上打贏他們,也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

迦太基人曾說:「沒有我們(迦太基人)的允許,你(羅馬人)就別想在海邊洗手。」因此,當羅馬人嘗試將勢力跨足海上時,雙方不可避免地發生衝突,而點燃戰火的,是西西里島上兩個城邦的衝突。當時墨西拿(Messina)跟敘拉古(Syracuse)兩個城邦鬧不合,分別找了羅馬和迦太基幫忙撐腰,戰爭一觸即發。剛開始時,羅馬十分苦惱要怎麼在海上打敗迦太基,他們首先找了希臘水手,教導羅馬人如何航行、怎麼在海上擺陣等等;另外一件要解決的,則是造船的問題。當時迦太基的船隻有三層樓那麼高,靠撞擊的力道擊沉對手的船隻,沒有好的硬體,只有希臘水手的幫忙是不夠的,好在,羅馬人擄獲了迦太基人的船艦,徹底研究後成功的建造出一模一樣的大船。

本以為事情就該一帆風順的羅馬人,赫然發現水手們對船隻的操作熟練度不足,於是他們換個想法,把海戰當作陸戰打。羅馬軍隊發明了「卡拉斯鐵鉤」,當雙方的船靠近時,便使用「卡拉斯鐵鉤」鉤住對方的船,讓士兵沿著鐵鍊爬到敵船上大開殺戒。迦太基人本來還在嘲笑羅馬人把船開得歪歪扭扭的,沒想到轉眼間就被打得七零八落。第一次布匿克戰爭(First Punic War, 264BC–241BC)的結果,就以羅馬人擊敗海上強權迦太基,獲得空前絕後的大勝利作結。

戰敗的迦太基人離開西西里島,往西班牙南部發展,沒想到跟羅馬之間的衝突卻再次發生,這就是第二次布匿克戰爭(Second Punic War, 218BC–201BC)。不過這一次,迦太基的陣營當中有位戰神:漢尼拔(Hannibal Barca, 247BC–183BC)。第二次布匿克戰爭爆發後,漢尼拔率領龐大的軍隊,在冬季越過風刺霜寒的阿爾卑斯山,直逼羅馬的重要地區,一時之間羅馬人嚇得措手不及,顯得疲於應付,漢尼拔「殺人魔」形象也由此而來。漢尼拔對於當時羅馬爸媽來說,是趕孩子上床的最好幫手,只要對孩子說:「再不去睡覺,漢尼拔就會來找你」,小孩子二話不說,馬上乖乖縮回床鋪睡覺。

雖然漢尼拔一度有可能獲得勝利,但他拆解羅馬同盟、壯大己方聲勢的戰略沒有成功;再加上迦太基的戰線拉得太長,資源補給只能邊打邊搶。羅馬新上任的將軍大西庇奧(Scipio Africanus, 236BC–183BC)發覺這點,下達命令堅壁清野,斷絕迦太基的補給,同時在迦太基本土另闢戰線,逼使漢尼拔不得不回頭救援。

分化策略沒有奏效、缺乏資源補給、軍隊又來回奔波,在諸多因素影響下,一代戰神最終還是戰敗,迦太基也在第二次布匿克戰爭後雪上加霜,簽下苛刻的條約,解除了所有武裝並失去海外殖民地。最終,因擔心迦太基驚人的恢復力及經濟實力所帶來的威脅,羅馬人發動了第三次布匿克戰爭(Third Punic War, 149BC–146BC),徹底踏平了迦太基。

大廣場上錯落著許多石柱,這些都是羅馬統治時期遺留下的建築遺跡,而迦太基時期的建築早在西元前一四六年羅馬人攻進迦太基時,被一把大火燃燒殆盡。站在畢爾莎山丘上,你很難看出它是一個山丘,甚至會覺得它是平的。因為在西元前四六年的時候,凱撒(Gaius Julius Caesar, 100BC–44BC)來到這裡,他看上這塊富饒的土地,寄望此地能夠成為羅馬的糧倉,於是凱撒重新建造迦太基城。羅馬人在畢爾莎山丘上建造衛城,他們為了能在平坦的地面活動,藉由羅馬拱把畢爾莎山丘給整平,羅馬拱是羅馬式建築的特點,通常是由奇數的石塊組合起來,用來填滿山丘不平之處,使山丘成為平地,有些地方甚至使用到三層的羅馬拱。整平之後,羅馬人在這裡建造神殿以及公共議事廳,開啟羅馬在迦太基的統治時期。

除了遺址,還有博物館!

畢爾莎山丘上有座白色長方形的兩層樓建築,這裡是迦太基國家博物館(Carthage National Museum),裡面存放了許多迦太基的歷史文物,我們可以在這裡一窺迦太基人的生活。

先來到二樓底部的展間,這裡掛著一張地中海的地圖,圖上有迦太基建立的幾條經過西西里島的地中海航線,地圖旁邊則擺放著兩個尖底的陶罐,提示我們迦太基人是航行於地中海的民族。

尖底陶罐特別在哪裡?陸上民族是不會做這樣造型的瓶子,因為無法擺放,但對航海民族來說就不一樣了,這些尖底的瓶子正好可以穩穩地插在船艙中的架子上,瓶身有一對把手,把手設計不同,瓶內存放的貨物也就不同,目的是為了讓船員們精準的辨認瓶中的物品。當船上的人喊出要什麼樣的東西時,船艙裡的船員就能快速的在一堆陶瓶中找到需要的貨物。

在博物館二樓的左後方,有一個用玻璃蓋蓋起來的模型,是古代迦太基城的遺址。當時迦太基在第二次布匿克戰爭中敗給羅馬,羅馬要求迦太基付鉅額的賠償金,但迦太基人只花了三年的時間,就還清了債務,這使羅馬人十分的震驚。他們發現鉅額賠款並沒有拖垮迦太基。元老院議員老加圖(Cato the Elder, 234BC–149BC)參觀完迦太基之後,帶著迦太基的花朵與無花果回到元老院,他將花朵和無花果交給元老院議員,詢問所有元老院議員迦太基的花朵是否芬芳?無花果是否肥美?當眾人點頭稱是時,老加圖話鋒一轉,說這就是羅馬的敵國迦太基!所有元老院議員都認為迦太基仍然對羅馬形成強大的威脅,元老院議員得出結論―羅馬必須滅亡迦太基(‘’Carthago Delenda Est’’)。博物館二樓的模型就是小西比奧將軍(Publius Cornelius Scipio Aemilianus Africanus Numantinus, 185BC–129BC)率領羅馬大軍攻陷畢爾莎山丘後,一場大火下僅存的迦太基遺址,這也是目前僅存的迦太基遺址的模型,遺址的現址即在畢爾莎山丘上。

而在博物館一樓的最底部,有兩座迦太基的棺木,棺木是由石材所雕刻,一座在棺蓋上雕刻著男性的面貌,另外一座雕刻著女性的面貌,男女的左手都刻著一個圓缽,另一手則是舉起的手勢,這個手勢應該有宗教意義,象徵著「我以巴爾•哈蒙神(Baal Hammon)的名義起誓」,這也似乎成為迦太基人棺木的特色。

在博物館一樓的館藏櫃中,你還會看到迦太基人的坦尼特女神(Tanit)的石碑,上面有個長得很像晴天娃娃的圖案,這是坦尼特女神的專屬符號。迦太基人認為萬物皆有靈,其中地位最高的神是太陽神――巴爾•哈蒙以及月亮神――坦尼特,在迦太基人的宗教碑文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個實心原點的圖案,代表太陽神―巴爾•哈蒙,新月造型的圖案則代表著月亮神―坦尼特。就性別來說,巴爾•哈蒙的造型為男性,坦尼特的造型通常為女性。

博物館裡也有許多腓尼基字母,你知道嗎?歐洲字母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腓尼基字母。腓尼基人把他們的字母傳給希臘人,演變成希臘文字,之後又被羅馬人借去拼寫他們的拉丁字母,最後成為歐洲字母的基礎。

你看,光一個畢爾莎山丘,我們可以踏上迦太基人的第一塊土地,也會看到法國人殖民突尼西亞的一段歷史,更可以觀察近代茉莉花革命在突尼西亞的一些痕跡,不得不說他的歷史文化真的相當豐厚。我自己在博物館裡面仔細感受迦太基人的生活樣貌後,離開博物館時相當震撼,感覺迦太基人就像是被羅馬人從這塊土地上拔起來,寸草不留,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知道歷史上曾經出現過這樣一個厲害的航海民族。

喔!還有一件小事情,畢爾莎山丘的周邊會有非常多的攤販,這些攤販大都販售一些很像羅馬時期的商品,基本上都不是真的,如果大家喜歡仿古的東西,可以在這裡逛逛看。

(本文摘自《怎麼就到了突尼西亞》/三民書局)

【作者簡介】

徐峰堯,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畢業,之後在旅遊業常駐,深耕伊斯蘭世界,前往突尼西亞超過四十次,摩洛哥十幾次以及阿爾及利亞四次,是臺灣少數專精於西北非的資深導遊,現為百夫長旅行社的專業領隊。

《怎麼就到了突尼西亞》/三民書局
《怎麼就到了突尼西亞》/三民書局

(本文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