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員發掘出土墓葬人骨。(圖/翻攝自臉書粉專「國立清華大學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考古人員發掘出土墓葬人骨。(圖/翻攝自臉書粉專「國立清華大學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墾丁鵝鑾鼻公園被挖出51具人骨!日前考古學家已證實為4000年前的大型古墓,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邱鴻霖副教授指出,這不僅是台灣首見的史前時代貝器加工地點,更是太平洋島嶼最古老、面積最大的貝器加工場。

至於為何會發現這塊遺址,起因為2017年鵝鑾鼻公園進行老舊賣店改建工程時,意外發現了遺址,裏頭包含了古代石棺、貝塚、灰坑和大量的考古遺物,於是邱鴻霖副教授與李匡悌教授率領清大考古團隊,到國境之南進行搶救考古挖掘。

考古人員測量石板棺。(圖/翻攝自臉書粉專「國立清華大學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考古人員測量石板棺。(圖/翻攝自臉書粉專「國立清華大學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2019至2021年之間,清大人類學研究所邱鴻霖副教授與李匡悌教授率領考古團隊,至「鵝鑾鼻第一遺址」進行考古挖掘,從遺址中不但出土了大量墓葬,還發現了大量貝器和貝料,包含貝器的成品、半成品、胚料、加工過程廢料與相關的工具,考古團隊表示,「這證實了史前鵝鑾鼻人具有一套獨特的貝器加工藝技術」,而其餘出土文物則是還在屏東縣政府與墾管處共同支持的「鵝鑾鼻最南點工作站」整理、研究中。

圖為貝質鯊魚牙飾。(圖/翻攝自臉書粉專「國立清華大學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圖為貝質鯊魚牙飾。(圖/翻攝自臉書粉專「國立清華大學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邱鴻霖副教授透露,這些貝器是台灣首見,型態也和在太平洋島嶼發現的貝器極為相似,且年代久遠,足以顯示出南島族群曾在四千年前與海外交流互動,有待進一步研究;同時也呼籲政府要做好保存和陳設規劃,不但可以振興觀光,還能極具教育意義的歷史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