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教育會考今(10)日公布成績,在寫作測驗方面,今年的題目主軸核心是以團體分工討論「多做多得」,有考生以歐洲難民危機來思辨其中意涵,高度獲得閱卷老師青睞,評為6級分。(李侑珊翻攝)
國中教育會考今(10)日公布成績,在寫作測驗方面,今年的題目主軸核心是以團體分工討論「多做多得」,有考生以歐洲難民危機來思辨其中意涵,高度獲得閱卷老師青睞,評為6級分。(李侑珊翻攝)
國中教育會考今(10)日公布成績,在寫作測驗方面,今年的題目主軸核心是以團體分工討論「多做多得」,有考生以歐洲難民危機來思辨其中意涵,高度獲得閱卷老師青睞,評為6級分。(李侑珊翻攝)
國中教育會考今(10)日公布成績,在寫作測驗方面,今年的題目主軸核心是以團體分工討論「多做多得」,有考生以歐洲難民危機來思辨其中意涵,高度獲得閱卷老師青睞,評為6級分。(李侑珊翻攝)

國中教育會考今(10)日公布成績,在寫作測驗方面,今年的題目主軸核心是以團體分工討論「多做多得」,而在諸多試卷內容中,有考生以歐洲難民危機來思辨其中意涵,並強調獨善其身之後才能兼善天下,格局之高,高度獲得閱卷老師青睞,評為6級分。

以下為考生寫作內容:

社會像是組巨型齒輪。人們日以繼夜地奔波在不停轉動的生活運輸帶上。在這座龐大的工廠裡,有人負責生產線操作,有人打理零件…。彼此發揮所長,盡力完成各項工程。然而,所謂「分工合作」,是真的能讓人的工作內容都相同,還是部分較為突出的「鋒芒」們背負比一般人還多的責任?

國際新聞上,「難民收容」一直是棘手的問題。由於西亞和北非國家間的宗教衝突,數千萬的百姓每日飽受干戈摧殘。無數新聞頭版上,張貼著一張張震撼人心的淒慘照片。身處各地的人們無不對戰火下的難民深表同情,同時也期望鄰近戰區、經濟發展平穩的歐洲國家能夠伸出援手。這些富裕的先進國家,想當然爾被寄予了「必須負責」收容大批難民潮的正義標籤。而我也十分贊同這是歐洲國家理應完成的任務。而事實真是如此嗎?所謂「能者」天生就是要符合「多勞」的期待嗎?也許有人認為,多做即是能者的責任,而且還能得到收穫,但這些歐洲國家的「收穫」又為何?是外界的讚許,還是本身良心的依歸?

難民收容本是以維護人權為目的,而伸出援手的國家本身亦能獲得各界讚許。看似多做真的有「多得」,但同時也存在著「多失去」。付出必定伴隨收穫和失去,但如果失去的比獲得更多呢?歐洲國家不僅要規畫資產以協助難民,還有承擔種族間的衝突--畢竟本國人和難民也有文化差異。當失去的治安和資金逐漸影響原本和諧的生活型態,誰願再保持能者必須符合的期待?當我發現收容難民的正義行為,背後其實隱含著對歐洲國家的不公時,才意識到其實多做除了多得,也可能失去更多。

是的,多做確實多得──歐洲國家得到了社會對他們的肯定,以及良好的形象。但是在多做的同時,不乏思考多做所付出的代價。一個真正的能者,是要在獨善其身之後,才能有能力兼善天下;而非一味地追求所謂付出之後的「多得」,卻忽略自己正失去著更多。在衡量自身能力後,再全力付出,如此不僅能得到付出後的回饋,也能穩固自身,成為更上一層樓的能者──進而貢獻更多。

(本文由 中國時報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