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其實是由寒食節、上巳節融合而成的節日。(圖/本報系資料照/陳俊吉攝)
清明節其實是由寒食節、上巳節融合而成的節日。(圖/本報系資料照/陳俊吉攝)

清明節不僅是漢族4大傳統節日,也是農曆24節氣之一,在歷史上還一度成為除了春節以外最受歡迎的節日,其地位可見一斑;但奇怪的是,清明節的傳統習俗中,不但要開心地郊遊踏青,還得悲傷地掃墓祭祖,為何會出現如此兩極的情況呢?

根據《梨視頻》報導,「清明」源自於此時天氣物候的特徵,到了清明時節,春光明媚、萬物復甦,正是農耕和春遊的好時節,但原本並沒有太多文化內涵,然而寒食節、上巳節和清明節的時間相近,為了方便,往往會設立連續假期,到了唐代時,清明和寒食更已經並稱,3個節日結合在一起,使清明變成一個重要的節日。

寒食節在清明前幾天,主要習俗是禁火,不能生火煮食,只能吃事先備好的熟食,因此才被稱作「寒食節」;而掃墓習俗的起源,據說源於古代帝王將相的「墓祭」之禮,不久後民間也跟著效仿,由於寒食節和清明節的時間接近,宋代以後掃墓的習俗便逐漸移往清明節。

上巳節在漢代以前定在3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農曆3月初3,主要活動是臨水沐浴、洗去身上的穢氣,同時少男少女們也能趁這天約會、戀愛,到了魏晉時期,上巳節除穢的意義已經被大幅減弱,迎春賞遊則越來越興盛,並且逐漸演變成皇室貴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臨水宴飲的節日,「曲水流觴」也因此油然而生。

3個節日融合以後,掃墓、踏青等習俗,人們都會在清明假期時完成,但這種兩極化的情緒、行為,一度被朝廷視為是對亡靈和鬼神不敬的事情,唐高宗還曾下令禁止過,但清明習俗不但沒有衰退,反而越來越興盛,最後朝廷不得不設立假期,唐代宗大曆13年詔令,每逢清明放假5天,唐德宗貞元6年則加長到7天。

(本文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