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女議員唐慧琳胰臟癌逝,醫師提醒胰臟癌有6大高危險群,每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每三年做一次磁振造影檢查,提早揪出腫瘤
。(資料照)
俠女議員唐慧琳胰臟癌逝,醫師提醒胰臟癌有6大高危險群,每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每三年做一次磁振造影檢查,提早揪出腫瘤 。(資料照)

國民黨新北市議員唐慧琳日前胰臟癌病逝,享年49歲,就連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世界知名男高音帕華洛帝,以及「時尚老佛爺」卡爾拉格斐都是因為胰臟癌辭世,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表示,胰臟癌早期不易發現,發現時腫瘤多已大於3公分、無法開刀,更有9成患者會在一年內死亡,呼籲有新診斷的糖尿病、胰臟癌家族史、慢性胰臟炎、酗酒者等6種高危險群,每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每三年做一次磁振造影檢查,提早揪出胰臟癌。

許秉毅日前在臉書指出,胰臟癌有「癌王」之稱,主要是因為它早期症狀不明顯,而且很容易侵犯到周遭血管,由於它隱身在胃的後方,不容易用超音波做完整的檢查。胰臟癌有三大症狀,上腹痛、出現黃疸、體重減輕,不過當病患出現上述症狀時,腫瘤多已大於3公分,有周邊血管的侵犯或轉移到遠處的器官,無法開刀治療。研究顯示高達85%之胰臟癌在初次診斷時,就已經無法開刀,而九成的患者會在一年之內會死亡。

那該如何提早揪出胰臟癌?許秉毅表示,胰臟癌有6大高危險群,第一是「新診斷的糖尿病」,一項前瞻性研究顯示,新診斷的成人糖尿病患者中,有3%有胰臟癌。第二是「胰臟癌家族史」,家族內有二位或二位以上的一等親有胰臟癌。第三是慢性胰臟炎、第四酗酒者、第五胰臟囊腫、第六BRCA1或BRCA2基因突變者,許秉毅解釋,具有此基因突變的人罹患胰臟癌、卵巢癌、乳癌的機會要比一般人高出許多。

許秉毅表示,篩檢胰臟癌的目的是找出2公分以下的腫瘤,有八成以上可以手術治療,建議胰臟癌的高危險群患者,如果想要找出小於2公分以下的腫瘤,可以考慮每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每三年做一次磁振造影檢查。

(本文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