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溼地推出生態半日遊,賞鳥、摸文蛤紓緩壓力。(觀樹教育基金會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溼地推出生態半日遊,賞鳥、摸文蛤紓緩壓力。(觀樹教育基金會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溼地由觀樹教育基金會營造10餘年,成為地層下陷轉型示範區,針對防疫降級與暑假旅遊季,27日推出「溼地生態半日遊」,主要以戶外與半戶外活動為主,減少室內群聚風險,遊客可賞鳥、摸文蛤,紓緩長期悶在家裡的壓力。

成龍溼地原為農田,因地層下陷與颱風侵襲泡在海水中成為廢耕地,經農委會林務局委託觀樹教育基金會經營,已成為台灣西南沿海重要的生態熱點,防疫3級警戒期間暫停導覽2個月,基金會27日配合防疫降級,推出「溼地生態半日遊」。

基金會主任郭淑貞表示,為了讓大家紓壓,特別規劃了半日的戶外與半戶外遊程,邀大家來全台文蛤主要產地,漫步在成龍溼地周邊欣賞夕陽、野鳥,了解高腳屋的故事,以兼具趣味與知性的方式認識溼地生態與文蛤養殖,還能實際下水摸蛤仔,團體預約另有遊覽車車資補助。

郭淑貞說,成龍溼地是地層下陷區域從劣勢翻轉為優勢的首例,每年舉辦「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邀請世界各國藝術家駐地創作,並融入當地社區文化,兼具生態、人文等元素,非常適合全家同遊。

基金會針對口湖鄉地層下陷問題,在成龍溼地旁興建1棟兼具防洪、節能的「別墅高腳屋」,2018年落成啟用,是全台第1座合法高腳屋,其高腳設計可因應至少50年的地層下陷,目前高腳屋做為「成龍溼地說書館」,半日遊將詳細介紹高腳屋這種「與水共存」的特色住宅。

郭淑貞指出,基金會為友善土地,進行「不抽地下水養殖」計畫,以生態養殖方式混養文蛤、白蝦、虱目魚,半日遊將安排民眾下水摸文蛤,親身體驗溼地與產業共生的成功案例。

(本文由 中國時報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