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本報資料照片)
氣象局(本報資料照片)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歷時14年,投入新台幣近2億9千萬元,2020年終於建置全台鄉鎮自動氣象站網,汰換及增設共計576座自動觀測站(雨量站139座,氣象站437座),全台觀測站平均設置密度由原來的10公里加密至8公里,更有效發揮監測與蒐集鄉鎮尺度的天氣觀測資料之綜效。

氣象局說明,台灣地形複雜陡峻、河川短促,經常因豪雨而引發洪水、土石流、坍方等災害。為有效掌握中小尺度劇烈天氣引發的災害,該局自1985年起逐步編列預算以建置全國雨量自動觀測站網,結合無線電通訊及電腦硬軟體資訊科技,建立1套24小時監控全台氣象資料的系統。

氣象局表示,至2005年已建置計376座自動觀測站(雨量站257座,氣象站119座);2006至2020年分區逐步汰換老舊設備與增設自動觀測站,同時配合鄉鎮尺度預報技術的發展,將原僅以觀測雨量為主的雨量站,逐步升級為以溫、濕、氣壓及風速觀測為主的多用途氣象站,平均測站密度加密至8公里,使得我國自動觀測網的基礎氣象觀測設施更完善,蒐集的觀測資料可提升天氣監測與預報效能。

氣象局表示,鄉鎮氣象站網也可以更精確掌控例如花東縱谷高溫,新北、宜蘭及屏東山區雨量及恆春半島落山風等受地形影響地區的天氣變化,適時發出颱風及地形性豪雨等災害性天氣警特報,提供相關單位防救災應變決策參據,及提供氣象局及學術單位科學和技術研發。

氣象局進一步表示,該自動氣象站網雖然已建置完成,惟其中有許多觀測站位於交通不便或地形崎嶇之處,為維護站網觀測資料品質及穩定傳輸,仍需投入一定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