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Pixel Buds A-Series在18日正式在台開放預購。這是Google首度在台灣首度推出Pixel Buds系列產品,特別邀請台灣開發團隊來分享許多跨國合作的經驗談,與產品開發上的核心目標。(Google提供/黃慧雯台北傳真)

Google正式宣布在台推出Pixel Buds A-Series真無線耳機,並於8月18日正式開放預購。這次第一次Google在台推出真無線耳機產品。在持續疫情的期間,Google特舉辦線上聚會,揭曉關於Pixel Buds A-Series的產品開發細節與故事,並且分享跨國團隊如何(在疫情期間)仍能持續保持暢通的合作模式,讓新品能夠順利推出!

Pixel Buds A-Series 產品經理 張瑩潔(Austine Chang)分享,在先前推出Pixel Buds系列耳機之後,Google為讓消費者能以更實惠的價格擁有相關產品,特別推出全新的Pixel Buds A-Series。這款產品價格平價,但仍高度整合了Google軟硬體開發的技術。Google指出,Pixel Buds A-Series 結合 Google 軟體服務及人工智慧,將 Google 實用的功能帶到耳機上,例如透過 Google 助理,直接透過聲控和耳機來實現(Pixel Buds A-Series僅能透過語音控制以及手機(app)控制的方式來調整音量,不具備耳機上觸控來調整音量的功能)。例如,使用者可以直接在耳機上聽到即時翻譯、找尋目的地等。

除此之外,也具備智慧音效調整功能。這項功能可根據使用者的背景環境噪音音量來自動調節耳機音量。透過耳機的麥克風定時且不間斷地的偵測背景音,來判斷背景音是否有足夠的變化,以判別是短暫或是會持續一段時間的背景音變化。當使用者戴上耳機後, 耳內聽到的音訊跟沒有戴耳機時聽到會是不同的,因為耳塞也可以有效阻隔部分音頻的噪音。透過蒐集及量測不同種類的背景音穿透耳塞後實際聽到的音訊,並針對此音訊作相對應的音量調整。另外在音量調整的過程中,為了讓使用者擁有順暢且一致的聽覺體驗,音量不會忽大忽小,因此在音量的改變也是採取階段性的。每一級的音量改變,以及改變的速度都經過細心調校,讓使用者享受良好的聆聽體驗。

Google以整合軟體、硬體以及 AI 技術來開發的產品,不僅體現在Pixel Buds A-Series產品上;以Nest為例,它可謂Google智慧家庭的中樞,整合了 Google 軟體技術及人工智慧,及第三方開發的服務或智慧家電裝置,來理解並執行使用者所提出的指令,例如:「幫我把燈泡調整成巧克力色」。Google Nest 資深技術解決方案工程師 周鴻仁 (Eric Chou)分享,Google 在智慧家庭解決方案上,係透過已定義好的 API 串連 Nest 智慧音箱與其他智慧家電之間的溝通,在全球已可串聯超過2千個第三方智慧家電品牌。

使用者在家中設置了第三方合作夥伴的智慧家電裝置(例如燈泡),並透過 Nest Audio 以及 Google 帳號來連結智慧家電,Google 會請第三方合作夥伴提供識別該裝置的相關訊息,並透過 API 傳送給Google,進而建立一個居家圖譜 (Home Graph)。居家圖譜會根據第三方夥伴回傳的資訊來認識使用者家庭中的智慧家電設備,例如有哪些智慧家電,數量、名稱、廠牌分別是什麼。當使用者針對某個裝置做出指令,Google 助理就可以根據居家圖譜裡面的資訊組成正確的指令,並送到第三方合作夥伴的雲端服務平台,理解這個指令後,第三方合作夥伴的平台就可以用他們自己定義的方法去 控制對應的裝置。

周鴻仁指出,在使用者家中連接上同一個區域網路的智慧家庭產品,也就是Google Nest系列產品,以及智慧家電(例如米家電風扇、D-Link路由器等等),過去都需要透過雲端對雲端的方式,也就是當接收到使用者發出的語音命令,需要將此命令傳送到雲端,再進一步與第三方開發者的雲端服務對接,再由雲端將控制命令發送到第三方的智慧家庭設備。而實際上這兩款裝置,在你家裡的距離超近。因此Google台灣的Nest研發團隊開發出更優化的Local home technology ,當他們知道智慧家電跟Nest在同一個local網路上,就不要傳送到第三方的伺服器再回來。可以實現更快的控制(先走本地、再走雲端雲的方式),也可作為雲端連接的另一個備用方案,為整套系統提供更高的可靠性。

而在Pixel相機技術的研發上,台灣團隊也出了不少力!Pixel 相機的設計和研發是以「解決使用者問題」為目標,來打造實用相機功能,例如Pixel 相機的夜視模式,能讓在低光源環境下拍照變得更簡單易用;在能妥善掌握軟硬體開發的優勢下,Android 及 Pixel 相機產品經理 傅敬文 (Kevin Fu)分享,Google 就是利用手機上的陀螺儀以及光學防手震得出手機移動的資訊,再透過機器學習,去預測出接下來使用者可能會如何移動手機,例如使用者可能是要左右橫移,Pixel 會針對上下晃動加強修正,最後搭配分析多張畫面,取出穩定的部分來合成出一支畫面穩定的影片,這項技術運用在動態模式、電影運鏡、鎖定模式的拍攝上,讓你僅使用Pixel手機上就能拍出媲美裝上三軸穩定器的效果。

另外,Google 在實驗室打造可以模擬出各種光打在人臉的角度的機器,透過拍出大量各種燈光的人像照,將這些資料用機器學習訓練出一套模型。完成後,只要是偵測到有人臉的照片,肖像打光功能就能合成出數張由不同角度打在臉上的燈光。對使用者來說,只要按下快門在肖像模式下拍攝照片,若是偵測到臉部過暗的話,Pixel 會自動在被拍攝者臉上打光。如果想要發揮更多創意,也可在Google 相簿透過後製方式,自行決定從哪個角度打光在臉上。

左至右、上至下依序是Android 及 Pixel 相機產品經理 傅敬文 (Kevin Fu)、Google Nest 資深技術解決方案工程師 周鴻仁 (Eric Chou)以及Pixel Buds A-Series 產品經理 張瑩潔(Austine Chang)。(Google提供/黃慧雯台北傳真)

面對許多網友都很好奇,Google台灣開發團隊在Google硬體產品上所扮演的角色,Google的團隊都不約而同指出「溝通」是與全球團隊協作中的關鍵環節,不只是挑戰,也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全球協作的過程中,時區、文字的侷限性、文化差異,都會進而影響溝通的過程和結果。團隊透過善用 Google 雲端協作工具、廣發會議記錄,嘗試減少因時差而帶來溝通的落差、減少資訊不對等的狀況,並且減少太多跨國團隊同時開會,而可能造能單一位置團隊時差過多的情況;透過 Meet 打破距離及文字的限制,讓有視覺及聽覺的溝通訊息,可以更具體的被傳達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