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樵古厝距今已有百餘年歷史,大部分仍維持興建當時的樣貌。(圖/新北市政府地政局提供)
李石樵古厝距今已有百餘年歷史,大部分仍維持興建當時的樣貌。(圖/新北市政府地政局提供)

【新北市訊】新北市的新泰塭仔圳重劃區,因已完成拆遷工作,現在放眼望去是一片工程車輛進出、大型機具施工的廣大空地,但位於泰山、新莊交界處,還矗立著一棟老舊古樸的紅磚三合院,在工區中看來特別明顯。是的,這幢老屋是塭仔圳重劃區內唯一一棟屋齡超過百年的傳統閩南建築,也是台灣第一代西畫家李石樵的故居、新北市市定古蹟「懋德居」。

李石樵在台灣美術史具有崇高地位,他終身致力於創作,作品獲獎無數,也培育出許多台灣畫家;其故居約建於1900年代,由賣米經商的父親李泰起造,為正身加左右護龍的傳統三合院,屋身高大氣派,大廳神龕雕刻精美,磚牆石材體的砌磚、磚雕,屋脊與水車堵的泥塑、交趾陶,以及窗額、匾額題詞等等,作工細緻深具建築藝術價值。然而,李石樵故居在李家子孫陸續外出打拼後無人居住,1980年代時,由來自嘉義、經營木工廠的黃家買下。

李石樵畫作《田園樂》。畫中景象是從古厝向外望去,可見大片水田及遠方的觀音山圖。(圖/李石樵美術館提供)
李石樵畫作《田園樂》。畫中景象是從古厝向外望去,可見大片水田及遠方的觀音山圖。(圖/李石樵美術館提供)

古厝轉手40年,為何得以保存至今?全因黃家長輩慧眼獨具,一眼看出古宅邸的精湛工藝。黃家二代黃世孟說,當初父親在塭仔圳泰山一帶尋覓土地,發現只有李石樵故居是建地,購入後本想拆了古厝蓋工廠,未料走進三合院,驚見整棟屋子的建築工藝精美,每處細節都是工匠精心之作,連擅於木藝的父親都讚嘆:「我也蓋不出這麼美的房子!」再加上風水師也稱讚此屋風水極佳,父親決定保留古厝,而將木工廠蓋在古厝周圍,形成工廠包著三合院的奇特景象。

黃世孟表示,未來將活化古蹟,讓李石樵古厝成為現代生活互動場域。(圖/新北市政府地政局)
黃世孟表示,未來將活化古蹟,讓李石樵古厝成為現代生活互動場域。(圖/新北市政府地政局)

工廠裡的李石樵古厝成為辦公室兼倉庫,整體主結構幾乎不曾變動,就這樣,古厝庇護著李家,也看顧著黃家,走過了百餘年靜好歲月,直至塭仔圳進行市地重劃,區內建築物都面臨拆除的命運,這時黃世孟已知古厝為李石樵故居,諮詢專家後更發現,古厝的興建年代,在台灣現存老宅中較為罕見,深具研究價值,再加上建築工藝精美,又是名人宅邸,在父親支持下,他向新北市文化局提報鑑定而成為市定古蹟,讓古厝得以永久保存。

李延年說,父親李石樵在古厝出生,古厝是與家人親情連結的所在。(圖/新北市政府地政局提供)
李延年說,父親李石樵在古厝出生,古厝是與家人親情連結的所在。(圖/新北市政府地政局提供)

對於黃家用心保存古厝,李石樵的二兒子李延年頻頻致謝,直說:「實在揪甘心耶!」現年82歲的李延年,是李石樵美術館的管理者,至今仍記得老家三合院的模樣,他說,古厝住了很多親戚,年幼時常跟父親回古厝,跟堂兄弟姊妹們玩在一起,是一段很開心的童年記憶。

李延年說,印象中古厝前面是水田,遠望過去是觀音山和頂泰山巖,景象就如同父親的畫作《田園樂》一樣,他還記得經常跟著長輩走過田埂,一路走到頂泰山巖拜拜,因此還曾誤認為頂泰山巖是李家宗祠;古厝周邊養雞鴨也養豬,後面有一方魚池,還有灌溉圳溝流經,婦女們都在溝邊洗衣服,屋裡則是掛滿了父親幫阿公、叔伯們畫的畫像。

李延年上小學時,李石樵攜家從台中搬到台北市東門一帶。李延年回憶,父親向來惜售畫作,每逢孩子們開學要繳註冊費,才會賣畫或為人畫肖像賺學費,家境頗為困難,所以到了收成季節,阿公收到佃農繳交的稻米,就會通知父親回老家拿取,這時他跟弟弟們拉著小推車,從台北橋一路走回古厝,再把米拉回家,在那個禁止民間私釀酒的年代,他也曾騎腳踏車載著阿公給的兩瓶自釀酒被警察攔下,還好警察見他年紀小網開一面,李延年笑稱:「那時真的好緊張啊!」

李延年說,懋德居算是李家的起家厝,李家在這裡種田、經商、開枝散葉,父親在這裡出身長大,古厝是父親與家人親情連結的所在,如今古厝成為市定古蹟永久保留,他衷心期待古厝重新整修,重現記憶中充滿親情的老家。

紅圈處為鐵皮搭蓋的木工廠包圍著李石樵故居。(圖/新北市政府地政局提供)
紅圈處為鐵皮搭蓋的木工廠包圍著李石樵故居。(圖/新北市政府地政局提供)

談到對古厝未來的規劃,黃世孟的眼睛閃爍著光彩,他說古厝周邊正在進行重劃工程,這幾年的時間,他希望儘快進行古厝修復工程,除了向政府申請經費補助,也會找藝文界的朋友協助,希望古厝能恢復它最原始經典古樸的樣貌,第二階段將策畫古蹟活化工作,預計結合藝文活動、黃家引以為傲的木作工藝、周邊學校的教育活動等等,讓古厝不只是一棟上了年紀的老屋,而是能與現代生活產生互動的場域,增顯古蹟保存價值。

(本文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