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鍾佩玲發現,重慶北路3段某智慧站牌設置卻因委外設計不當,導致現場呈現路燈、傳統公車站牌及智慧型站牌「多桿林立」,背離減桿目標也毀壞市容,更讓民眾眼花撩亂。(鍾佩玲提供)
議員鍾佩玲發現,重慶北路3段某智慧站牌設置卻因委外設計不當,導致現場呈現路燈、傳統公車站牌及智慧型站牌「多桿林立」,背離減桿目標也毀壞市容,更讓民眾眼花撩亂。(鍾佩玲提供)

台北市公共運輸處首創結合路燈、傳統公車站牌與到站顯示器的「3桿合一」智慧型站牌,減少挖路與接電困擾,但位於重慶北路三段某處站牌卻被發現3桿分離,遭在地議員怒轟背離減桿及市容改善目標。對此,公運處解釋,該處燈桿因規格不符附掛標準,未來將再邀集里長會勘,確定在地意見後才會調整。

台北市2005年起推動傳統公車站牌升級為智慧型站牌,顯示公車到站時間,形式包括公車候車亭設置附掛式智慧站牌,其次是獨立式智慧站牌,以及太陽能電子紙智慧站牌。目前全市3300處公車站位,到今年1月已完成2437處,比例約7成3,預估今年將達2700處、約8成。

但議員鍾佩玲發現,公運處對外表示2020年將採「減桿」方式,原則上會以智慧型站牌附掛在路燈桿上為主,但重慶北路3段某智慧站牌設置卻因委外設計不當,導致現場呈現路燈、傳統公車站牌及智慧型站牌「多桿林立」,背離減桿目標也毀壞市容,更讓民眾眼花撩亂。

鍾佩玲質疑,智慧型站牌設置時應納入公車到站時間和路線圖,卻因廠商設計疏失只剩到站資訊,豈料對方想出的解套方式,竟是多弄一根太陽能電子紙智慧站牌,想做三桿合一卻成三桿分離,她相信此狀況並非個案,要求市府全面檢討,並檢討外包合約內容。

對此,公運處智慧運輸科長張耿禎解釋,該處設置時,考量小型路燈規格不符附掛智慧站牌的要求,才會採另設桿子的方式去掛;考量議員意見後,未來擬將傳統站牌上的路線圖滾輪,改放在智慧站牌桿上,減少成2桿,但最終將視在地里長的會勘意見而定。

張耿禎強調,每個公車站在設置智慧站牌前,都有經過當地里長會勘同意,即使後續有民眾反應意見,因而有所調整,也不會特別翻盤其他地區的類似規畫,但之後新設智慧站牌前將特別注意減桿狀況,將傳統式站牌合併在智慧站牌上。

(本文由 中國時報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