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的徵兆易被忽略,平時可透過「尿液」自我檢查,若持續出現4狀況,就有儘早就醫檢查。(示意圖/達志影像)
慢性腎臟病的徵兆易被忽略,平時可透過「尿液」自我檢查,若持續出現4狀況,就有儘早就醫檢查。(示意圖/達志影像)

台灣洗腎人口非常多,超過12%民眾罹患慢性腎衰竭,高達9.4萬人需定期接受洗腎,三峽恩主公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高銘鴻表示,慢性腎臟病早期徵兆容易被忽略,等到發現時已來不及,腎臟功能早已受損,近日分享腎病早期4個徵兆,讓民眾平時也可以靠「尿液」自我檢查。

高銘鴻在臉書粉專「大禹治水 恩主公醫院 高銘鴻醫師 三峽北大泌尿科」提到,慢性腎臟病的徵兆不明顯,因此容易被忽略,發現不對勁才進行檢查時,腎臟功能早已受損,但其實腎病初期都是有跡可循的,平時可透過「尿液」自我檢查,若持續出現4早期徵兆,最好看醫生檢查。

1.夜尿頻繁

睡前2小時沒有喝水,但卻不斷爬起來上廁所,出現頻尿、排不乾淨等問題時,小心可能是糖尿病或腎臟濃縮尿液能力下降。

2.出現泡泡尿

攝入過多蛋白質時,就可能導致腎臟受傷,不過尿液拍打在馬桶水面,也會產生泡泡,因此民眾尿完30秒至1分鐘後,可以觀察尿液表面泡泡是否消失,避免誤判,若泡泡始終未消失,就要看醫生檢查。

3.排尿困難

民眾排尿時,若出現排尿力道變小、排尿啟動緩慢、尿流斷斷續續、排尿要特別用力、殘尿等問題,要注意排尿困難恐造成腎水腫。

4.排尿灼熱感

排尿感覺到灼熱,甚至伴隨疼痛感,可能是暗示泌尿系統有感染,若輕忽未處理,就會變成腎臟化膿。

醫師高銘鴻也提醒民眾,平時要靠正常作息養腎,多喝水、吃清淡、多運動是保持腎臟健康的最佳方法,假若身體出現不舒服的症狀時,絕對不要拖延,要盡快就醫,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

(本文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