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今日召開「發放振興券好,還是現金好?」網路民調結果公布線上記者會。(消基會提供)
消基會今日召開「發放振興券好,還是現金好?」網路民調結果公布線上記者會。(消基會提供)

隨著本土新冠疫情趨緩,行政院擬仿效去年振興三倍券,研議發行財務規模更大的「五倍券」,消基會自12日起展開網路民調,短短48小時超過2萬筆意見,其中贊成發放現金比例高達90.2%,「都快餓死了,還有餘力存錢?苦民所苦有那麼難?」

行政院說法指出,首先,五倍券有使用期限,能在短期刺激經濟;其次,現金是一次性消費,但商家拿到五倍券可以再消費,創造循環使用效益;再者,為了鼓勵民眾多消費,商家會祭出優惠,地方政府也會加碼,經濟效益會擴大;最後,透過參與式經濟,讓民眾透過支出1000元振興市場,在心理上也不會想浪費錢。

然而,高層決策似乎與真實民意有段距離,民間不斷傳出「都要餓死了還有存錢?」、「想要振興卻又要花22億納稅錢來印製?」等爭議,甚至連民意代表都不分黨派,高喊「發現金」、「免收1000元」的呼聲。

根據消基會自8月12日起為期5天的問券統計,短短二天已有超過2萬人次填答問卷,填答消費者中贊成發放五倍券的只有9.8%,而贊成發現金的則高達90.2%。

消基會秘書長徐則鈺指出,支持發放現金的意見一面倒,9成的比例代表真真實實的民意,至於贊成發放五倍券的民眾,當中高達62.9%認為五倍券可用來振興經濟、刺激景氣,但若要救貧救急,應另採紓困手段。

此外,如果政府要民眾必須支出新台幣1000元來換取五倍券,反對者高打78.1%,另有55.9%認為發放現金或五倍券都會債留子孫。

台大國企系教授盧信昌指出,去年店家收三倍券時要蓋戳、填寫紀錄表以及和銀行核對,這些社會成本是決策者沒有看到的;另外,現金發放成本低且快速,尤其對偏遠地區更是有利,在普惠交易對象上更有優勢,在五倍券與現金之間,民眾是有選擇的。

(本文由 中國時報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