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大腸癌從它開始!不是所有息肉都要切 這種快處理。(示意圖/Shutterstock)
9成大腸癌從它開始!不是所有息肉都要切 這種快處理。(示意圖/Shutterstock)

大腸癌是泛指發生在結腸及直腸內的惡性腫瘤,其中50%以上發生在直腸,高達9成的癌變,都是由腺瘤性息肉演變而成。目前認為,大腸直腸癌與偏愛肉食、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此外,有家族史、肥胖、抽菸、飲酒者,都是大腸癌的高危險群。然而也有將近3成的大腸癌患者,日常沒有不良習慣,常是透過健檢才發現大腸病變。醫師表示,從大腸長出息肉到癌變,大多需要5到10年的發展階段,只要在息肉癌變前及時切除息肉,就能防止大腸癌變。

●不是每種息肉都會成癌!腺瘤型息肉務必當心

好心肝診所肝膽腸胃科林姿伶醫師解釋,「大腸內若因糞便、異物刺激等,使得黏膜產生傷口時,正常的黏膜會自我修復,但少數較深的傷口則會留下疤痕;或是因為基因的變異,有些病人傷口修復會產生過度增生的細胞,形成贅生物,也就是泛稱的息肉,也被稱作瘜肉。」

一般來說,大腸中長出息肉,大多不會讓人不舒服,患者通常無感。林姿伶醫師強調,除非是息肉過大造成阻塞跟腸扭轉、或長期出血導致貧血、糞便潛血,否則通常都是經由大腸鏡檢查才會揪出息肉。

聯安診所內視鏡室主任徐兆甸醫師表示,依照息肉病理的變化,最主要可簡單分為三種:

1.增生型息肉:良性不用切除;

2.發炎型息肉:良性不用切除;

3.腺瘤型息肉:有癌變機會,不管大小,一定需要切除。

徐兆甸醫師指出,民眾健檢時最常見的大多是增生性息肉,且年紀越大可能長越多,因為癌變風險極低,在臨床上通常不會切除。

另外發炎型息肉往往跟大腸發炎、潰瘍、細菌感染,過敏有關,不太會進展為癌,所以通常也會判斷為不用切除。

但若是發現大腸黏膜增生的是腺瘤型息肉,通常表面上會有血管增生,若已開始變性進入「異生(Dysplasia)」階段,就代表已朝向大腸癌方向發展。因此若檢查時還沒嚴重到癌化時,儘早切除息肉,就能避免大腸癌的發生。

大腸息肉分為三種,腺瘤型息肉最易成為大腸癌。(圖/中時新聞網陳友齡製圖)
大腸息肉分為三種,腺瘤型息肉最易成為大腸癌。(圖/中時新聞網陳友齡製圖)

●大腸鏡多久做一次比較保險?

目前政府針對50歲以上、75歲以下民眾,提供2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建議檢查結果陽性者再做大腸鏡檢查。不過,由於大腸癌有逐年年輕化的趨勢,對於高危險群民眾,最好比照有大腸癌家族史之民眾,提前至40歲或更早就進行檢查。

林姿伶醫師提醒,雖然多數大腸癌化時程落在10年左右,然而考量基因以及病人的飲食習慣等,如果是有一等親內有大腸癌家族史者,即使已將發現的息肉切除,也最好每5年再做1次大腸鏡。

對於其他息肉史的病人,根據2020年美國大腸癌多專科醫學會(Multi-Society Task Force)針對切除的息肉種類、數量給予建議:

●無息肉:10年後追蹤;

●增生性息肉:3~10年追蹤(視顆數以及大小而定);

●管狀腺瘤、管狀絨毛腺瘤、絨毛腺瘤:1~10年追蹤(視顆數以及大小、分化異常型態而定);

●無蒂鋸齒狀息肉:3~10年追蹤(視顆數以及大小、是否有分化異常而定);

●如果是清腸不佳的大腸,建議在3個月至1年內就要再做大腸鏡追蹤。

(本文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