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遠見提供)
(圖/遠見提供)

全球進入大通膨時代,資金派對已近尾聲,2022年,全球將步向升息循環!台灣預估,GDP成長率仍能保四,但全球政經挑戰不斷,充滿冰與火的考驗。該如何洞悉風向、超前部署? 《遠見》從經濟、政治、外交、國際深入剖析台灣局勢及全球脈動,助你穩穩搭上「勾型經濟」的上升趨勢。

跨入2022年,世界與台灣可能都不太平靜。尤其迎來選舉年的台灣,在詭譎的政經情勢中,必須一關關通過冰與火的嚴酷試煉。

2021年底鵲起的新冠變異株Omicron來勢洶洶,不到一個月就席捲89個國家,全球踉蹌來到新冠疫情的第三年。

QE走下舞台後,有望邁向「勾型復甦」

雖然貧富國家的資源有別,各國還是都祭出各種招數應對,「與病毒共處」迅速成為新日常。但其實,疫情只能算是2022「冰與火之歌」的配樂而已。

主旋律1〉全球各地政治選舉

2022年的第一個主旋律,將是地緣政治的考驗。

就台灣而言,從2021年底的四大公投案結果,已可見藍綠勢力消長。

12月18日,朝野傾全力催票,「重啟核四」「反萊豬進口」「公投綁大選」到「遷移三接(珍愛藻礁)」,四案全數不通過!這個結果,等於綠營「完勝」,蔡英文總統的「蔡蘇體制」影響力,得以擴及2022年底的九合一大選。同時這場選舉,也被視為2024總統大選的前哨戰,隨選情轉熱,藍綠生態的轉變值得觀察。

然而,兩岸關係卻可能持續冰封。

因為中國在2022年秋天即將舉辦「中共二十大」(中共第二十屆全國黨代表大會)。政界觀察,遭逢「天下圍中」國際壓力的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雖然各方面力求「維穩」,但為了確保領導威信,很可能對台灣做出必要的宣示與政策。

至於美國,2022年亦有一個政治期中考—國會期中選舉,將決定美國總統拜登是否能拉抬日益疲軟的支持度,或是提前「跛腳」。

拜登的核心政策—1.75兆美元的「重建美好未來」法案,才在2021年12月下旬闖關失敗,連最具標性的氣候變遷法案都敗北。這不只是拜登的政治挫敗,也震撼投資市場,讓投資環境出現變數。

不過,讓拜登傷腦筋的,恐怕還在於如何與中國周旋。近幾個月,美國已與英、日、澳、歐等國家組成抗中聯隊,一般預料,大國之間仍存有對話意願,但美中關係勢必持續緊繃,台灣恐成為博弈籌碼,全球也仍壟罩在地緣政治風險之中。

主旋律2〉全球步入「大通膨時代」

2022年的第二個主旋律,就是通膨(inflation):全球正邁入萬物齊漲的大通膨時代。

此次通膨風暴的核心在美國。

2021年11月,美國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持續攀升至6.8%,創40年來新高。而PPI(生產者物價指數)也繼續攀升,較去年同期增長9.6%,再創11年來有紀錄的新高,意味著工業生產的成本大幅增加。

這波通膨主要是「供給面」造成的。疫後復甦需求強勁,缺工、缺料、缺晶片等供應鏈短缺問題,使得市場嚴重供不應求,引發原物料、工資上漲,拉抬終端商品價格,也催動了全球通膨現象。

究竟,什麼是通膨?

通膨是指「一般物價水準在某一期間內,持續以相當的幅度上漲」,或是「等值貨幣的購買力持續性下滑」。因此,要符合「普遍」「持續」與「顯著上漲」等特點,才稱為有通膨的現象。

對央行而言,不含蔬果、能源價格等短期波動較大項目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ore CPI)更具意義。此外,CPI與PPI的增幅是否一致,也是觀察重點。而通膨加劇,已全面衝擊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曾一度誤判通膨只是「暫時性」,但疫情導致缺工、塞港,供應鏈卡關的難題,又會讓物價、薪資持續攀漲,進而導致通膨拉升,形成惡化循環。

意識到此問題,鮑爾宣布從2022年元月開始,每月的購債縮減規模由現行的150億美元增加至300億美元,按照速度,將會在3月完全停止。外界預期,升息時程也會提早,且升3碼可能性最高。

也就是說,美國加速貨幣量化寬鬆政策(QE)退場,到2022年中,可能會正式進入升息循環。屆時,各國央行、包含台灣都有跟進升息的壓力。

美國一旦啟動升息,美元也將開始走強。

2021一整年,先進國家央行為了應對通膨陸續表態,美國、加拿大、紐西蘭、南韓、澳洲及新加坡,皆陸續宣布縮減購債規模及升息。然而,新興市場央行則早因食品及能源價格攀升,面臨被迫升息的窘境。

最經典的案例莫過於土耳其,一口氣在2021年首次升息,就升了8碼,利率飆至19%。累計升息七次的巴西,利率從2%一路至9.25%,卻仍深陷經濟衰退、物價上升的「停滯性通膨」。

此外,另一大經濟體中國,則是反著做,透過降準降息,釋放長期資金,來拯救從「恒大」等龍頭房企引爆的金融危機。

至於台灣,2021年11月CPI年增率達2.84%,創下近9年新高,民生物價、餐飲零售業均紛紛調漲價格。對此,央行總裁楊金龍明確表示,「央行貨幣政策會朝緊縮方向走。」

然而,通膨加劇,背後代表著市場景氣佳、就業市場熱絡,所以若速度緩和,當貨幣供給增加,勞工所得相對應成長,有助於活絡經濟。

只是,一旦過於劇烈,現金價值急遽縮水,企業生產成本增加又無力轉嫁出去,就只能凍漲薪資。此外,通膨會傷害貨幣購買力,除了考驗人們抗通膨的資產配置能力,也衝擊固定收入及弱勢族群,進一步惡化貧富不均現象。

通膨催動升息,全球GDP預計達4.9%

究竟,在通膨催動升息循環的架構下,2022年的全球經濟會怎麼走?

目前看來,即便挑戰重重,但先進國家,包括台灣,均加快腳步回到勾型復甦(swoosh shaped)的路徑上,即經濟逐漸復甦,但力道顯得平緩,也就是「慢復甦」。

「台灣有機會V型復甦!」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樂觀認為,公投過後,在政策推動變數減少下,2022年經濟成長可望超過4%,續亮代表「熱絡」的景氣紅燈,有助於台灣接下來加入國際區域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IMF)發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指出,2021年全球GDP預估成長5.9%,已恢復至疫情前(2019年)水準,預估2022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可達4.9%。

縱使全球經濟可期,但成熟和新興市場國家復甦步伐並不一致,甚至分歧,帶來經濟下行的隱憂。

聯合國(UN)看法與IMF一致,指出全球經濟成長率,在2021年達近50年來最強水準,平均有5~6%,但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的不平等日益擴大,將會互相牽制影響,導致2022年的經濟成長趨於放緩。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形容:「就像一位住在加護病房的插管病人,原來打了很多強心針,但現在都拿掉了。」換句話說,2022年即便看似樂觀,漸漸回復常態,也就是「正常化」,但QE政策即將退場,對各國政府來說,才是考驗真本事的時刻。

迎戰2022七大關鍵風險 警慎應對冰火協奏曲

綜合國內外總經專家意見,《遠見》整理出以下七大關鍵風險,宛若冰火之歌的大重奏,若演出得宜,結局便是樂觀的熱情曲調;反之,景氣可能急凍。

這七大關鍵風險分別是:一、各國邊境及疫情控制政策是否得宜?二、通膨是否日益升高惡化?三、各國貨幣政策如何轉向?四、塞港缺工下,全球業界如何重新調整供應鏈?五、中國如何推行共同富裕政策、解除房地產未爆彈?六、美中關係將趨於緊繃或緩解?七、全球「淨零排碳」的路徑?

那麼,台灣又如何因應這七大關鍵風險?「美國靠消費,中國靠投資,台灣靠出口,」孫明德指出,在經歷一季三級警戒的洗禮後,台灣漸漸從「勾型復甦」的底部往上,甚至振興五倍券刺激下,展現強勁的消費力道。

的確,回顧台灣2021年的表現十分亮眼,經濟成長創10年來最高,不僅為全球GDP(國內生產毛額)少數上修的國家,更優於多數成熟國家。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預測,2021年全年台灣GDP年成長6.09%,2022年雖然基期墊高、成長趨緩,但至少也能保有4%以上水準。

台灣人均GDP可望超越日、韓

尤其,IMF更點名台灣與南韓的差距逐漸縮小,2024年,兩國人均GDP將破4萬美元,預估到了2025年,台灣會是4萬2802美元,韓國則是4萬2719美元,台灣更可能在2027年就超越日本。

台經院院長張建一樂觀指出,台灣疫情控制得宜,吸引外資湧入,惟國人超額儲蓄率多年超過10%,若企業加薪、促進民間消費等正面因素持續循環,甚至2022年就會超越南韓。

不過,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提醒,台灣仍要留意全球製造業的相關衝擊。他觀察,當前全球經濟成長集中在製造業。全球庫存和供給短缺問題尚未解決,加上部分亞洲國家包括中國堅持「清零」策略,而非「與病毒共舞」,製造業難以正常運作。

如果終端需求猛烈拉抬,產能可能一下子仍跟不上,可能持續刺激物價與通膨。

梁國源提醒,台灣除了追加第三劑疫苗,強化社交疫情政策指引之外,還得全面思考防疫政策對整體經濟的衝擊,如果一味鎖國,可以「清零」卻不利復甦。

2022冰與火之歌即將上演,台灣要如何持續成長、GDP保四?如何把握全球資金盛宴接近尾聲的關鍵時刻,再拚新局?看來,從民眾、企業到政府,都必須提早洞悉風向、謹慎布局,才能穩穩搭上「勾型經濟」的慢復甦上升趨勢。

本文作者:廖君雅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月號427期》)

《遠見雜誌1月號427期》
《遠見雜誌1月號427期》

(本文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