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慷仁演出《斯卡羅》。公視提供
吳慷仁演出《斯卡羅》。公視提供
 吳慷仁演技出神入化。公視提供
吳慷仁演技出神入化。公視提供
 查馬克演出《斯卡羅》。公視提供
查馬克演出《斯卡羅》。公視提供
 查馬克(右)和黃遠演出《斯卡羅》。公視提供
查馬克(右)和黃遠演出《斯卡羅》。公視提供
温貞菱演出《斯卡羅》。公視提供
温貞菱演出《斯卡羅》。公視提供
查馬克演出《斯卡羅》。公視提供
查馬克演出《斯卡羅》。公視提供
法比歐演出《斯卡羅》。公視提供
法比歐演出《斯卡羅》。公視提供

史詩旗艦戲劇《斯卡羅》今晚(18日)迎來大結局,劇中最吸睛的「蝶妹」温貞菱與「阿杰」黃遠這對原客混血姊弟,在解開身世之謎後,阿杰選擇站在部落這一方,與身處李仙得陣營的蝶妹產生矛盾與對立。

琅十八社大股頭、豬朥束社的領袖「卓杞篤」扛著斯卡羅族群的興亡大任,帶領族人做好了不畏戰的準備…。卓杞篤與李仙得最後簽訂以和平共存為前提的「南岬之盟」,其智慧與勇氣,寫下歷史的一頁,透過戲劇改編,讓更多觀眾認識這段關鍵歷史。

在大結局播畢後緊接著播出「斯卡羅幕後紀實」紀錄片,首次公開由曹瑞原導演帶領製作團隊耗時3年的籌備秘辛,也為這段旅程畫下一個圓滿的句點。

温貞菱挑戰語言極限詮釋的「蝶妹」,劇中多重身分背景,讓她對自我認同感到迷惘,卻依舊選擇承擔起連結所有族群的重責大任,温貞菱表示:「演完蝶妹這個角色,學習到不讓自己這麼辛苦,適當地學會放鬆,開開心心地完成許多事,將自己好的能量傳遞出去。」

擁有一半排灣族血統的黃遠,拍完後,形容這是一場「反思自我」的旅程,「從阿杰身上,真的感受到長大了必須扛起整個部落的責任,在歷經一切的過程之後,我也更加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更積極地去爭取想要的東西。」

壓軸戲裡有好幾場「蝶妹」要在李仙得與卓杞篤之間雙向翻譯的關鍵場面,温貞菱透露,除了背好自己的台詞,也背了其他人的台詞,希望能完美詮釋一個稱職的通譯,她自豪表示:「沒有任何戲是事後配音。」

她從拍攝前幾個星期就開始瘋狂背台詞,「背到熟記每句族語翻成英文的段落、英文翻成族語的段落,再開始背其他角色的台詞。礙於拍攝常常需要從中間接著講,或是一邊翻譯的同時,被我翻譯的人也正在說話,有時候會彼此影響,這真的比日常對話翻譯要來得加倍困難。」

黃遠飾演的「阿杰」在後半段劇情中,慢慢學習成為斯卡羅的勇士,劇中跟家人的對戲讓他最有感,「尤其是姊姊生病那場戲,那時候一看到她躺在軍營的床上就覺得鼻酸,因為阿杰除了部落之外,最後的親人只剩她了,而且台詞讓我很有感觸,情緒一到,眼淚就直接掉下來。

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劇中的舅舅卓杞篤對阿杰的訓話,那是帶著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卓杞篤的眼神裡又隱約含有對阿杰的期盼,希望阿杰可以盡早成為部落勇士、獨當一面。」

《斯卡羅》貫穿全劇的最重要角色,也是所有劇組同仁心中最巨大的存在,是由已逝的排灣族演員查馬克・法拉屋樂所演出的斯卡羅大股頭「卓杞篤」,他在生前受訪時曾表示,「最大的挑戰莫過於要詮釋154年前真正發生過的事,對於角色處在一個制高點,該怎麼去揣摩當時他所面臨的糾葛與狀態,自己也在讀本的過程,慢慢去理解角色的呼吸,雖然壓力滿大的,但是也慢慢地找到說故事的方法,透過參與演出,能與過往對話,讓自己擁有更多的部落觀、文化觀及世界觀,帶給下一代。」

飾演卓杞篤女兒「烏米娜」的程苡雅,劇中是卓杞篤的最佳助手,她透露跟查馬克・法拉屋樂在對戲時,「彷彿在跟自己的爸爸講話,雖然有的時候會想叛逆,但是還是得聽從爸爸的指示。」

她回想到每次父女一起出場的戲氣勢都超強的,她率真說:「大家欣賞umi的氣勢,這個氣勢搞不好就是來自於她的爸爸。真的很想念他,我相信他也跟著我們一起收看。」

被戲稱為「琅第一男子漢」的「水仔」吳慷仁提到,看著查馬克・法拉屋樂的演出,自己也變成他的粉絲,「他的表演我非常喜歡,感覺不是在表演,而是一種與角色的靈魂交換,他堅定深邃的眼神非常撼動我,已經將角色內化成為一個人的樣子。」

吳慷仁亦有所感觸:「《斯卡羅》的背後其實就是在講一個『人』的故事。」劇中每個角色都在盡最大努力,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人,如同他十分欣賞查馬克老師的排灣族語口頭禪「isan caucau」(意即:成為真正的人),透過這部作品,讓大家可以反思內在的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本文由 中國時報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