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座、隔板無效!台大公衛學者建議餐飲業加裝排風扇。(資料照/謝佳潾攝)
梅花座、隔板無效!台大公衛學者建議餐飲業加裝排風扇。(資料照/謝佳潾攝)

疫情微解封後,人潮逐漸回流至公共場所,台大公衛學者指出,餐飲內用常見的的隔板、梅花座等方式,可能是無效的防疫措施;在控制人數、戴口罩的前提下,環境通風換氣是未來防疫的一大重點,透過開窗、排風扇、空氣清淨機,甚至以電風扇做輔助,都有助於降低傳播風險。

美國CDC在今年5月宣布,氣溶膠是新冠肺炎的重要傳播途徑,人們可能吸入非常細小的呼吸液滴和氣溶膠顆粒,而被新冠病毒感染。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任蘇大成說明,在通風換氣不足的密閉空間中,人們呼出的呼吸液滴,會在空氣中累積,如果暴露超過15分鐘,感染風險就會增加。

蘇大成引述荷蘭阿姆斯特丹一項研究指出,在完全不通風的環境下,空氣微粒漂流的時間是通風環境的10倍以上;今年4月美國MIT研究也指出,在通風不良好的環境下,社交安全距離和15分鐘原則,都是不適用的。

許多人以為開空調等於通風,台大公衛學院副教授陳佳堃指出,空調是控制溫度用的,通風的重點在於室內外空氣交換,如果不開窗只開空調,空調風速越大,會產生越強的室內空氣回流,萬一和確診者處於同一個氣流死角,感染機率恐怕會大幅增加。

因此他建議,室內環境務必開窗,保持門窗開啟至少10公分,搭配簡易的排風扇達到室內外空氣交換。排風扇的位置建議設置在氣流的死角,也就是遠離門窗的位置;如果需要應急,可用電風扇取代,放在窗戶旁、對著窗外吹。

陳佳堃提到,透過監測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可評估空氣感染的風險;將監測儀器放在人們實際活動的位置和高度,以800ppm為標準。不過,即便有通風換氣,人們呼出的液滴仍需要一段時間才會消散,因此建議室內場所採預約制,並且分時段入場。

餐飲內用時無法戴口罩,除了做好室內通風換氣,採取梅花座、隔板是否有防疫效果?蘇大成和陳佳堃皆認為,設置隔板是無效的作法,僅能阻擋飛沫傳染,而無法阻絕以氣溶膠形式飄散的病毒。

陳佳堃建議,「梅花桌」是比較理想的做法,盡量把客人安排在窗戶旁,或是排風扇附近,不宜安排在餐廳正中央,有助於減少傳播風險;大型餐廳可以使用現有的排油煙機設備,增加排風流量,也有助於改善整體環境的氣體流動。

(本文由 中國時報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