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陳秀熙團隊估算,台灣最近一周(7月20日至26日之間),預計會有約101人確診,每日平均小於20人,而下周(7月27日至8月2日),則下降至一周82人。(圖取自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
根據陳秀熙團隊估算,台灣最近一周(7月20日至26日之間),預計會有約101人確診,每日平均小於20人,而下周(7月27日至8月2日),則下降至一周82人。(圖取自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近期多次暗示7月26日降級有望。對於台灣的情況,專家表示,台灣已經6周以上Rt值小於1、解封指數達0.22,預估本周每日平均增加20例以下,一周增加約101例,而下一周則會更低,7月26日可降至2.3級,即在2級警戒的標準下,同時搭配戴口罩、社交距離及精準檢測的措施。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台灣在3級警戒搭配非藥物公衛措施(NPI)、檢測的情況下,Rt值已經降至0.29,6月5日至7月17日,連續6周以上都是1以下。Rt值小於1,表示群聚減少、不明感染源減少。另外,台灣每日致死率下降,維持在0.2%,而康復率則來到5%,逐漸穩定,解封指數已達0.22。

至於風險分層的疫苗施打率,陳秀熙表示,國內1-8類公費對象已經有80%以上完成接種,其中65-70歲有75%,75歲以上有70%,維持國家機能者則有60%。全球疫苗覆蓋率平均為26%,台灣近期則達到約23%,對解封來說是個重要的政績和理由。

根據陳秀熙團隊估算,台灣最近一周(7月20日至26日之間),預計會有約101人確診,每日平均小於20人,而下周(7月27日至8月2日),則下降至一周82人。隱性個案方面,本周預計至多50人,而下周則降至至多36人。若檢測速度夠快,可能產生的隱性個案則更少,確診數也會更小。

陳秀熙認為,7月26日以後,疫情警戒是可以降低的,由於近期印度變異株(Delta)在全球侵襲的比例過半,為降低境外移入個案、隱性個案對台灣社區的影響,除入境者持續遵守3採的規定外,7月26日建議降至2.3級,即在2級警戒下仍然維持口罩、社交距離的措施,同時也要搭配精準檢測。

降級以後,陳秀熙認為,決策者可以創造精準檢測的「安心防疫場域」,對於可維持NPI措施的場域,需對員工做檢測,而無法落實NPI措施的場域,例如批發市場、農場、大眾運輸等,則考慮讓員工及消費者都做檢測。他也舉例,大眾運輸是全球群聚的重要來源之一,台灣過去不管是2、3級期間,都維持很好的NPI措施,因此群聚不多。若降至2.3級,建議善用快篩檢測站做認證,協助乘客、員工取得檢測證明。至於餐廳,可比照澎湖的作法,設置隔板防止飛沫傳染,但需對員工進行高規格檢測。

(本文由 中國時報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