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糕餅的辛苦,讓李亭香第5代負責人李佳陽從小希望離家愈遠愈好,但始終割捨不下;在外工作數年後,他扛下繼承家業的重責大任,為了讓老店屹立不搖,不斷隨時代變遷而調整腳步。(圖/財訊提供)
製作糕餅的辛苦,讓李亭香第5代負責人李佳陽從小希望離家愈遠愈好,但始終割捨不下;在外工作數年後,他扛下繼承家業的重責大任,為了讓老店屹立不搖,不斷隨時代變遷而調整腳步。(圖/財訊提供)

穿梭在台北市大稻埕的紅磚洋樓間,一家三角窗店面外有白牆和拱形窗,不時有網紅上IG打卡。若不是看到招牌寫著「李亭香」,很難相信這是一家126年的餅店。

店裡有婦人優閒地享受台式糕餅配咖啡的下午茶;幾位美眉聽著店員解說,看著設計精緻的商品難以抉擇;一位住在附近的歐吉桑,熟門熟路地拿了一塊餅就迅速結帳離開。儘管歷史悠久,卻能吸引老中青3代的客人,這是李亭香副總經理、也是第5代經營者李佳陽耗費約20年,經過4個階段才有的成果。

回溯1百多年前,第1代李騰飛在大稻埕的寶香齋習得製餅手藝,回家鄉蘆洲湧蓮寺對面成立餅店,因為騎樓(亭仔腳)常飄出餅香,於是命名為李亭香。第2代李淵潭則到迪化街上開店;第3代開始在不同的地方經營,目前除了大稻埕之外,三重也有李亭香,不過三重店秉持著傳統,製作壽桃等拜拜用的食品。

讓數據說話》兼賣罐頭、香菸,不如專賣糕點

李佳陽從小在大稻埕長大,看著家裡生意興隆,整天想著:我要離家愈遠愈好。因為節慶時訂單暴增,非幫忙不可,如果是夏天,大熱天還要在火爐旁工作,非常辛苦。於是他從國中到研究所,都刻意挑選需要住宿的學校就讀,電機研究所畢業後,雖然也有幾個台北的工作機會,卻毅然決定到新竹的友達光電上班,總之,愈遠愈好。

不過他是長子,非常清楚家裡的狀況。大稻埕大約40年前開始走下坡,李亭香的生意也不如從前。為了多一點收入,家裡兼賣香菸、罐頭等日用品,和雜貨店的差別只是多了烘焙能力。李佳陽決定集中品項,因為「專心賣糕點,才會凸顯出亮點」。大約20年前,他開始說服父親改變,第一步是簡化商品。

阻力可想而知,李佳陽決定讓數據說話。當時沒有POS(銷售時點情報系統),因此請父親記錄銷售品項、數量、收入、時間等,每週討論。統計結果顯示,占了很大庫存空間的某種罐頭,一個月可能只賣3罐;雖然雜貨店只比大賣場貴了3元,婆媽們還是掉頭就走,這類產品就必須捨棄。即使有數據佐證,李亭香還是花了5年,逐漸成為一家糕餅專賣店。

拚體感經濟》推廣做餅體驗,感動留在心裡面

接下來的問題是:李亭香的產品定位是什麼?李佳陽決定不賺蛋撻、蛋捲等暴紅西式甜點這種快錢,而要保有台灣傳統糕餅的品牌和價值主軸;固守傳統卻又隨時代演進,不斷微調口味,滿足大眾需求。

(本文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