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建成國中學生前往大溝和社區居民一起綠美化環境,茶道社同學也到場為大家奉茶。(摘自雙連大溝打勾勾)
台北市建成國中學生前往大溝和社區居民一起綠美化環境,茶道社同學也到場為大家奉茶。(摘自雙連大溝打勾勾)
宮前町砌石大溝不時會出現鱔魚、土虱和烏龜悠游,吸引不少人前來觀看這難得的城市景色。(侯力今提供/張立勳台北傳真)
宮前町砌石大溝不時會出現鱔魚、土虱和烏龜悠游,吸引不少人前來觀看這難得的城市景色。(侯力今提供/張立勳台北傳真)
動員令
動員令

熙來攘往的台北捷運雙連站1號出口,從大榕樹旁轉進小巷,一道寬約1.8公尺的溝圳,因工程開挖重現在大家眼前,泥土一經翻攪,鑽出許多鱔魚和土虱,還有烏龜悠哉在水裡覓食,世居在此的阿公、阿嬤兒時回憶立刻全湧上心頭,居民還成立臉書社群,並以舊地名為大溝取名為「宮前町砌石大溝」。

去年10月,北市水利處在中山北路二段84巷施作下水道工程時,挖出一條古圳,圳溝底層是卵石砌石,上層則是加蓋的紅磚頭,當地老居民知道挖出一條水道,憑著記憶研判應該超過百年歷史。

文化局擬SOP 往後比照處理

因年久失修,水溝周邊出現裂縫有崩塌危機,水利處緊急施工,工人竟從圳溝裡抓到好幾條鱔魚,發現這是條活水道,里長羅孝英緊急辦理會勘,避免破壞古圳原本樣貌。由於圳溝仍有崩塌疑慮,施工單位在盡量不破壞圳道原則下展開水泥灌漿,里民更趁市長柯文哲到附近參加活動時遞上陳情書,盼盡快請專業人士到場鑑定水圳身分。

北市文化局找來文資委員現勘,多位委員認為灌漿屬不可逆工法,將原本可能具文資價值的渠道埋起來,難以恢復成未施工前的原貌。文化局也因此案與水利處研擬SOP,往後挖到疑似具有文資價值的圳溝,都將依SOP處理,避免再發生文資身分被破壞的遺憾。這條溝渠也不再加蓋,並設置安全圍欄、解說看板,成了社區特色景點,吸引不少人前來參觀,感受懷舊氛圍。

專家稱 可能日據時期興建

這條百年歷史的水道經比對歷史資料,始自最初的牛埔庄西側田野、流淌於大稻埕旁,轉折於淡水線鐵路、穿過宮前町街區。有人一度懷疑是霧裡薛圳牛埔支線圳道,但民間研究者黃湯姆比對戰時美軍航拍、瑠公水利組合區域圖、日據測量原圖及訪問在地人士工程前水流方向後,判斷應該不是古圳,可能是日據時期興建的排水渠道。

他說,歷經如此長久時間,都市化過程中原本應該會切段水流,但大溝仍是活水,還有鱔魚、土虱與烏龜棲息,進一步追溯水源,發現活水來自雨水側溝、家戶自來水及民生廢水。

黃湯姆指出,儘管不是圳道,但未減損這條渠道的水路價值,若回到它誕生的歷史現場裡,承載的可能比水圳更多,「把這條河放入雙連的歷史與台北空間發展來看,會是條很迷人、有很多故事的水路,不是牛埔支線,那就找出它真正的名字吧。」

居民一起取名 更有歸屬感

長輩們聚在一起回想水道的名字,只記得大家都叫它「大溝」,里民也在臉書成立「雙連大溝打勾勾」社群,隨時更新大溝與居民近況,讓民眾可透過網路關心與討論,居民更以舊地名為大溝取名為「宮前町砌石大溝」。

社區居民侯力今笑說,發現大溝後,5、60歲的長輩們開始講述大溝的故事,鄰居之間更有歸屬感,三不五時就聚在大溝旁,聊著溝裡出現什麼生物、這幾天水質如何、未來能為大溝再做些什麼等等。

侯力今更透過台北市政府參與式預算i-Voting,爭取到80萬元經費,計畫推動整體水文環境調查,盤點新舊地圖及套繪,找出舊水路遺跡,來研究水道文化景觀價值,激發大家對環境的重視,未來也將舉辦參與式工作坊及社區策展,發掘大溝所在地民安里的故事,推廣雙連陂在地水文化。

(本文由 中國時報 提供)